直播回顧 | 人在囧途 700公里電動車回家路
用車 發布于:2019-01-26 21:33:03
還有一周時間過年,皆電的網友們有多少已經踏上回家的路了呢?
每年春節前大家討論最多的除了搶火車票,應該就是高速堵車了。隨著汽車保有量越來越多,自駕返鄉已經成為了繼火車之外另一個重要的交通方式。隨之而來的,就是春節前后高速上洶涌的車流和無休止的堵車。
而在純電動車日漸普及的今天,面對動輒幾百上千公里的回家路,開電動車回家靠譜嗎?在前幾天為大家出謀劃策寫了一篇《過年開電動車回家靠譜嗎?》的攻略后,皆電的小伙伴們一時技癢,決定親自上陣跑一次!而今天,就是我們正式出發上路的日子!
由于我們有一位同事小A是湖南婁底人,這一次的路線就設定為從廣州開到湖南婁底,總路程700公里左右,看我們究竟能不能用一臺純電動車將小A送回家。詳細的路線規劃如下圖,我們提前查找并規劃了三個停站充電的服務區。
我們大致的行程是:
廣州市區——華南快速——G4(京港澳,204公里)——G4W3(樂廣高速,90公里)——G4(京港澳,207公里)——S80(衡邵高速,66公里)——S71(婁衡高速,55.7公里)——G60(滬昆高速,8.9公里)——S70(婁懷高速,8.6公里)——婁底市區(15公里)
根據這條線路,沿路按距離找充電站,得到以下結果:
廣州出發
京港澳高速/漁灣服務區(+130公里),廣東電網
京港澳高速/曲江服務區(+181公里),廣東電網
京港澳高速/宜章服務區(+130公里),國家電網
京港澳高速/蘇仙服務區(+174公里),國家電網
京港澳高速/耒陽服務區(+106公里),國家電網
京港澳高速/雁城服務區(+182公里),國家電網
無充電服務區
到達婁底(+130公里)
其中黑色粗字為確定充電節點,灰色細字為備用充電節點。
車輛選擇的是一臺榮威Marvel X后驅版,搭載容量為52.5 kWh的三元鋰電池,工信部綜合續航403公里。根據之前的實測,榮威的高速續航大致在270~290公里之間。為了安全起見,除去80公里的備用續航,可實現不大于200公里充一次電。由于Marvel X支持快充,如無意外能夠40分鐘充電到80%,所以中途充電正好就當休息。
而此行除了我們的“貨物”小A同學外,還出動了皆電三位編輯,分別是“涼介”、“黃瓜”、“馬編”,相信經常看皆電推送的朋友們對這三個名字都不陌生吧?總算是見著真人了?
所以,在總長700公里,要面對春運堵車、湖南低溫、高速路未知的充電環境,這次純電動春節返鄉挑戰究竟會不會需要出動到拖車救援呢?我們的直播正式開始!
1月27日 7:30:四人組在今天早上七點半正式碰頭,天已大亮,為了挑戰最真實的堵車環境,我們決定不刻意選在半夜出發,而是優哉游哉地在天亮以后上路。在出發前,四位忐忑的小伙伴在車前來了一張“中國合伙人”式的合影。
并且后備廂也是裝的滿滿一車行李和年貨
1月27日8:20,滿電續航396公里:駕駛模式為正常模式,車內空調溫度設定為23攝氏度,能量回收1級。
在一切準備妥當后,我們設定了導航,也終于出發了。跟隨導航我們10多分鐘后就到達了高速的入口,這個位于龍洞的高速入口并沒有排起長長的車龍,淡定淡定。
在收費站高興沒多久,我們便遇上了慢行,真的是要低調保持人品。好在車流量也不算太大,不至于多到使車流慢下來,前方隧道是2車道,3車道變2車道也就導致緩行了,這要是遇到大車流,絕對是交通瓶頸。
在高速上行駛還算順暢,所以能量回收設置在了1擋,減速感并不會很強,這樣開起來也比較舒服。
1月27日9:00:我們駕駛了43分鐘,行駛了47.2公里,剩余續航333公里,肚子餓了手機直出圖片有點虛,見諒見諒。
1月27日9:09,又遇上了一波小擁堵,后來才發現原來是進服務區的車太多了,堵到了主路上導致行車緩慢,過了服務區之后就好多了,這個瓦窯服務區并不在我們計劃內,所以我們就不進去了。
此時平均車速也提高了,行駛了57.4公里,剩余續航里程316公里,高速掉電確實有點快,平均電耗都在20kWh/100km。
經過瓦窯服務區之后,高速上雖然車多,但是總體還是暢順的,心情愉悅,續航還有288公里,目前還是比較淡定的,這次圖片不虛了。
出發表顯續航369km,目前表顯續航282km,實際開了80.3km。
又是高興沒多久,又遇上小擁堵了,這次是發生了追尾事故,過年高速車流巨大,走走停停也非常容易發生追尾事故,遇到追尾事故如果車輛能開,我們需要盡快移動到應急車道,如果車輛不能開動了,那么人員要盡快撤離到安全地帶。
目前我們距離設定的服務區曲江服務區還有115km,看著這續航還是比較穩的。
1月27日9:44,行駛104km,表顯剩余續航241km,隨著車速的提升,平均電耗繼續升高。
長途高速也是有點百無聊賴,畢竟4個大老爺們一臺車缺少一個解悶的妹子,還是玩玩手機吧,順手看看到哪了,這一看不要緊,看完整個人都不好了。我們到了佛崗縣,不過地圖顯示前面一大段深紅色路況,這下GG了。
1月27日9:57,電量降低到了50%,不過顯示剩余續航還有211km,已經走了123.5km了。
再次打開手機地圖路況,前方一段紅色路況,焦慮。。。
1月27日,10:25,目前距離曲江服務區還有34km,遇上堵車 估計需要一個多小時才到,目前膀胱容量還好。
1月27日10:40,依舊是堵——堵——堵,擁堵10km以上。。。
好消息是距離曲江服務區剩下30km,續航還撐得住,穩
1月27日11:05,室外溫度17攝氏度,距離婁底還有500km~實際跑了173km,續航減少了265km,剩余續航104km,已經連續駕駛2小時46分。
1月27日11:42,到達曲江服務了,這個也是我們計劃中的補充電能的地點。剩余續航102km,行駛了198.5km。
到達服務區之后,我們直接到服務區充電樁,來到發現原來開電動車跑長途不止我們,不少電車都在充電,終于不覺得自己是“傻比”了。不過現場充電樁4個充電樁有一個是壞的。
雖然覺得有這么多電車同行覺得自己并不孤單,可是充電速度著實感人,根本達不到快充速度,目前我們還在排隊等候充電,3個快充樁,我們前方有5臺車。下圖是其它車型的充電速度。。。
開了3個多小時,終于可以釋放自己的膀胱了,急不來慢慢排隊等候充電吧,順便吃個飯睡個午覺。
好消息!好消息!
排上隊充上電了,排隊時間不算太久
不過高興沒多久,發現充電失敗,需要重新再操作一次
可是接下來就讓我們一臉懵逼了。。。南方電網能靠譜一點嗎
無力吐槽了。。。
1月27日12:28
目前仍然無法充上電
多次操作依舊如此
已經看的到小伙伴們無奈的表情了
目前依舊無法充電,4個充電樁只有2個能用
詢問客服解釋是
網絡數據處理繁忙,操作太頻繁
小伙伴們只能先吃點東西了
體驗人生第一次春運排隊打熱水吃泡面
目前剩余續航100km,在糾結要不要去下一個距離42km的乳源服務區充電
1月27日 13:17 終于開始正常充電了!目前的充電電壓350V左右,電流120A,充電功率約45kW,我們準備充40分鐘左右就出發去往下一個服務區,從12點進入服務區到現在已經過去1個多小時了,行程比計劃要落后了。
不過從早上7點半出發到現在已經六個小時了,還沒有出廣東省,真是有些焦心,so sad……
1月27日 13:50 高速充電樁還是太少了。曲江服務器一共就4個充電樁,應付春運簡直是杯水車薪。目前不少車在這里排隊,而且現場也沒有電網的工作人員值班,碰上充電故障只能打客服電話求助。
廣東省的充電網絡建設相比江浙滬和北方省份來說太落后了一些,不知道在湖南省會不會有所好轉。這一路上還是有不少純電動車的車友們,可以說春運的時候用電動車來跑長途,大家都是勇士啊。
現場等候充電的勇士們都非常無奈,只能慢慢等待
“兄弟你電充完沒有?”
“我走不了啦,現在才充到xx%。”
“你那個也開不了啦?”
一群互不認識的人如今已經嘮嗑起來了
原先被油車擠滿的服務區
如今空位也多了起來
打開南方電網的充電APP
發現顯示充電樁有2個空閑,但其實這兩個充電樁是壞的
軟件上并沒有顯示出來,這就有點坑了
1月27日14:35,390km續航繼續上路
在曲江服務區充了1小時2分鐘
在服務區剛好碰到兩個婁底的車主,攀談發現婁底真的就一個樁
并且互相約定錯峰前往下一個服務站充電
現在前往下一個蘇仙服務站
1月27日15:51在距離下一個服務區70多km時,又開始擁堵了
1月27日16:30 我們還堵在這兒,出發了9個小時了,我們還沒有出廣東省,醉了醉了。
1月27日 17:14 終于到達粵北站,大堵車還沒結束,離蘇仙服務站58km,預計還要1小時34分。
你沒看錯,我們真的還在廣東省,看來我們對第二故鄉廣東的依戀很深……
即將日落
下圖名為《彷徨》
筆者言:目前新能源車的“智能化”貌似有點走歪了,如果車機系統能根據目的地信息,結合用戶喜好(休息/小解間隔、餐飲需求)、客觀條件(日照、車流、公路收費信息)、充電樁實時情況(沿途分布、功率、當前空余情況、預計排隊時間)進行自動安排,純電動出行的窘況會得到一定程度的緩解。 至于那些車頂攝像機、靜脈解鎖、語音識別,它們不能讓純電出行變得更體面,因為現在9小時出不了廣東省,又累又愁。
1月27日 18:15 這外賣,得一份得一張毛爺爺吧[允悲] …… 過年回家不容易啊,堵在路上還得買高價外賣 ???。
1月27日 18:25 遇到外賣大軍 ???。我們猜這是周邊村莊(比如后面那座)的民眾家里炒好的熱菜,拿過來高速路這里賣的,估計都賣出經驗來了。
1月27日 18:35 目前已到達湖南境內???。
1月27日 18:35 下圖作為對比,堵車30分鐘,實際行駛4km,表顯掉電8km。目前還剩下52%的電量???,續航221km。
1月27日 19:12 目前到達湖南郴州宜章縣,還有1小時到達下一個服務區充電。
1月27日 19:35 天全黑,距離走出擁堵路段還有至少5km,目前百公里平均電耗在20度電左右。
1月27日 20:04 到達蘇仙服務站,國家電網,有四個樁,有兩個在用(加上我們)。
1月27日 20:17 國家電網的樁,直接就充上電了,目前功率是42kW。目前氣溫是12℃,還不算冷。
1月27日 20:28 在蘇仙服務區吃飯中。
1月27日 21:54 電量回到95%,再出發,離婁底還有一半路!塞車和充電樁故障是兩大拖延誘因。
1月27日 21:57 距離下一個服務站還有160km,前方有兩段比較擁堵。
1月27日 22:13 前方同事已經連續為大家直播了14個小時,現在采取兩人休息/兩人巡航的模式。從目前的狀況來看,前方依然擁堵,Marvel X的高速電耗在20kWh/100km,還可以接受。
1月27日 22:20 同一出站,直接就遇上了擁堵,“真·地獄模式”。擁堵不會因為入夜而變緩,但日出前后的時間是肯定不會擁堵的。
1月27日 22:33 歡迎來到春運車展。
1月27日 23:06 140km的路,限速120km/h,你猜要跑多久?一個半小時?錯了,3個多小時。
1月27日 23:06 還沒跑夠400km,一整天過去了。
1月27日 23:06 前方還有8km擁堵!
1月27日 23:31 堵著不動了,下車拍照……做這個動作時要注意人身安全,如果后方車龍少于半公里,回到車里,把安全帶給系上,這是防止追尾的最重要步驟。
1月28日 00:30 車子堵在G4郴州蘇仙段,前后數公里車龍已經熄火熄燈,天與地全黑。 一路上,最大的問題是擁堵和充電樁故障。嚴重擁堵路段會一直堵到凌晨三四點,因為很多人當晚的酒店是不能退訂的,加上夜間道路救援效率低下,導致天全黑了之后也無法暢通起來。老司機建議真要進行春運自駕的朋友們: 天黑前訂房,天黑即入住,天亮即啟程,效率必更高。
1月28日 02:27 史詩級的堵車,堵了3小時。
1月28日 02:27 交警沿應急車道通知著車,道路疏通了。
1月28日 02:55 重新開動,完全結束了堵車。前艙蓋有故障。
1月28日 04:51 到達雁城休息站,準備充電,碰到了之前在曲江的耒陽e5車主。
1月28日 05:00 恰好有一個空余的充電樁,不用排隊,直接充電。
1月28日 06:06 充電完成,耗時1小時04分鐘。
1月28日 06:13 重新啟程,去婁底。
1月28日 06:06 一路上,照明條件基本沒有,都靠自身的車燈。
1月28日 07:45 到達婁底高速收費站出口。大霧,濕冷。
1月28日 07:54 從27日08:18分出發,到達婁底時為28日07:54,通過收費站按下P擋。
1月28日 08:33 到達婁底唯一的快充樁,一樁雙槍,很早,沒人排隊。
1月28日 08:33 接近1.8元一度電,不便宜,但也沒比加油貴。
1月28日 09:33 跟旁邊的吉利車主(租車的)攀談了一下。快充樁太少還是很讓人苦惱的,才幾臺車就得排隊了。
1月28日 09:40 不管怎么樣,我們的24小時耐力賽已經跑完,順順利利,今晚吃雞!
感謝佩奇教主保佑。
1月28日 09:45 我們來做一個時間復盤。
我們將23小時40分鐘的純電旅途時間分割為行駛時間、擁堵停駛時間、進站時間。如果開燃油車的話,進站時間大幅度縮減,全程預計20小時07分鐘
“廣州-婁底”純電歸家路 旅途時間復盤 | ||
大項 | 純電動車耗時 | 燃油車耗時(預計) |
行駛時間 | 14小時33分鐘 | 14小時33分鐘 |
擁堵停駛 | 3小時24分鐘 | 3小時24分鐘 |
進站時間 | 共5小時43分鐘 其中包括: A、正常充電3時18分(可休息與餐飲) B、充電樁故障1時30分 C、與充電無關的休息時間1時55分(休息與餐飲) | 共2小時10分鐘 其中包括: A、加油1次0時10分 B、休息與餐飲3次2時00分 |
共計耗時 | 23小時40分鐘 | 預計20小時07分鐘 |
比地圖提示多 | 15小時34分鐘 | 12小時01分鐘 |
開油車可節省 | 約3小時33分鐘 |
所以其實開純電動車回家比開燃油車多花了也只是3個半小時,大部分的時間還是堵在路上。
我們的《純電春運24小時耐力賽》直播到這里就告一段落了。我們全程究竟花了多少錢?在婁底這幾天充電怎么解決的?明年還敢來一次嗎?
我們將在1月31日推送此次行程的復盤長文,感興趣的朋友請持續關注。
——— 小結專用分隔符 ———
皆電提出這個《純電動春運之旅》的選題時,其實編輯部有很多的反對聲音,大家覺得這樣子跑長途,最終會做成一個啼笑皆非的大笑話,還影響編輯的人身安全。
實際上,一路跑下來我們就會發現,2018年生產的純電動車,已經不是2017年、2016年那些只能在市區里面代步的貨色了。 遍布全國的直流快充網絡和大容量鋰電池包給我們提供了很大的便利。雖然現在純電動車在最惡劣的工況下(高速長途)還無法跟汽油車媲美,但我們看到這個差距正在被拉近,而且拉近的速度非常快。
很簡單,因為新能源汽車行業一年一個時代,而群眾看待它們的觀點是遲滯的,所以大多數人看到的都是2014年產的廢品站拒收型產品、2015年產的工業垃圾、2016年產的半垃圾產品、2017年產的高價低續航產品……而2018年生產的,是真正可以送你安全回家的實用型產品。
2019,純電出行之路漫漫,吾將上下而求索。
(圖/文/攝:皆電 前方4人小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