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女HR車主實拍!電動車開起來和燃油車有什么不同?
用車 發布于:2020-04-27 10:13:04
新鮮事物的興起,總要接受來自傳統價值的質疑,尤其是當它觸及多方利益鏈條時,這些質疑聲音將前所未有地強烈。不知從何時起,燃油車和電動車就被放置在對立面,似乎開燃油車就是不思進取、開電動車就是交智商稅。
但事實上,新能源、電動化與智能體驗,已在全球汽車產業中掀起了一股不可逆轉的風潮,電動車和燃油車并非你死我活,而是各有優劣、互為補充。這一次,我們就從一個普通消費者的角度出發,看看從燃油車主轉變到電動車主,究竟有哪些不同的體驗。
————————
今天故事的主角是C小姐與她的愛車比亞迪全新秦EV,C小姐是某知名互聯網公司的人事骨干,曾用車是一輛馬自達3,最近在朋友介紹的機緣下購買了新款秦EV,充分體會到從燃油車主到電動車主心態轉變。
在C小姐眼中,純電車和燃油車的最大區別,就是截然不同的駕駛感受。
通常,我們說一輛車好不好開,主要是說這輛車的『上手難度』。如果一輛車的發動機輸出特性好、變速箱調校出色、懸掛軟硬度適中、底盤火候足夠,就會有一種『跟手感』,你會覺得車子是順著你的心意而行,寶馬、馬自達等品牌之所以口碑好,根本原因就在這。
但C小姐認為,燃油車的上手難度跟純電車比起來,那真的是小巫見大巫。就拿這輛全新秦EV來說,它的電機沒有動力延遲,扭矩輸出直接起步快,重點是沒有變速箱的換擋頓挫。用C小姐的話說:只要懂得控制電門深淺,就能非常容易地駕馭一輛純電車。
雖然女生沒那么在意車的動力,但是誰也不想自己的車比別人慢。在這一點上,電動車的表現往往都優于同級燃油車。C小姐的全新秦EV搭載一臺永磁同步電機,最大功率為100kW、最大扭矩180N·m,峰值動力接近2.0L燃油車的水平。
深踩加速踏板,全新秦EV的動力能夠持續暢順地輸出,響應迅速且靈敏,沒有傳統燃油車等待發動機轉速攀升再發力的過程,城市路況下超車也不會拖泥帶水。即使是C小姐這樣剛上手電動車的新司機都非常容易適應。
介紹全新秦EV給C小姐的朋友還傳授給她一些小知識,譬如說大多數純電車的底盤都不低,全新秦EV也是一樣,主要出于保護電池的目的。但底盤高并不等于重心高,因為純電車的大部分重量都集中在電池組,而電池組通常布置在底盤,因此大多數電動車的重心都比同級燃油車更低。
重心低的好處是,方向響應更加直接,全新秦EV的方向盤一轉動、車身立馬跟隨,同時因為重心低,全新秦EV轉向時沒有燃油車那樣的漂浮感,整輛車保持靈活的同時又非常穩健。
說到可玩性,全新秦EV為車主提供了多種駕駛模式可選擇,包括ECO、SPORT、雪地三種模式,這比燃油車僅僅一個『D』檔好玩多了。在C小姐看來,ECO模式下的動力響應較為柔和,SPORT模式下能明顯感受到動力變得更強悍,加速踏板反應也變得更靈敏,輕輕一踩就毫不猶豫地沖出去。就開車比較溫柔的女生來說,ECO動力模式就足夠了。
動能回收方面也有『普通』和『較大』兩擋力度選擇,就算調到『較大』擋,它的回饋力度也很正常,起碼沒有很明顯的拖拽感,開起來很舒服,至于標準檔幾乎不用重新適應腳法,空檔滑行和燃油車差不多。
為了照顧轉向手感,全新秦EV的轉向助力也提供了兩種模式,運動和舒適模式,主要區別體現在助力的輕重上,『運動模式』配合SPORT檔動力,更有人車合一的感覺,日常駕駛還是『舒適模式』更適合,尤其是對于女生來說,長時間駕駛也不會覺得累。
總得來說,純電車在駕駛水平上不僅不弱于同級燃油車,車身動態甚至表現得更好,在自定義駕駛模式上還比燃油車有更豐富的選擇,即使不愛開車的女生也能夠輕松駕馭。C小姐坦言,平日開車最常用的就是『ECO動力』+『標準回收』+『舒適轉向』,自從換了新車,平時出門開車的次數都更多了。
————————
如果說男生更喜歡發動機的轟鳴,那女生便會覺得安靜才是真正的舒適。這就要說到電動機的另一大優勢——行駛更安靜。
馬自達的ZOOM-ZOOM就不說了,普通燃油車即使經過了排氣管消音,依舊還是能聽到不小的聲音,畢竟發動機內部有一個汽油燃爆過程,空氣震動自然少不了噪音。但是電動車就沒這個煩惱了,電池中的電直接供應給電機,電機通過感應電機產生轉動,繼而帶動車輪行駛,一切都是潤物靜無聲。
我們看看全新秦EV的NVH表現,讀數幾乎是同級燃油車的一半:
————————
再說一個電動車始終繞不開的話題——續航,隨著技術的進步,近兩年電動車的續航大幅飛漲,譬如全新秦EV已經將電池密度提升至160Wh/kg,在此基礎上,全新秦EV的綜合續航達到了421公里,工況條件下百公里電耗在12.9kWh左右。C女士平時的上下班通勤路程約15公里,來回一趟就是30公里,全新秦EV的續航能力已經完全可以滿足一周市內通勤所需,周末還可以開車出門游玩。
很多人可能會擔心純電車的充電問題,但是現在純電車大部分都已經有快充功能,全新秦EV的快充支持最大功率50kW,從30%充至80%耗時僅30分鐘。對于C小姐這樣可以安裝家用充電樁的用戶來說,晚上回到家用夜間波谷電價進行補能,能夠進一步降低用車成本,充電體驗也更好。
C小姐給我們算了一筆賬:燃油車假設綜合油耗8L/百公里,按照現在的5.5元/L的油價算,每百公里的成本約44元,另一邊,全新秦EV的綜合電耗12.9kWh/百公里,就算它用第三方快充樁,算它電費1.5元/kWh,每百公里的成本僅為19.35元,連燃油車的一半都不到,更別說用家用電樁的波谷電價充電了。
總得來說,電動車只要你開得越多,反而越省。
C小姐最后還和我們聊了聊保養。純電動車和燃油車最大的區別就是動力結構的不同,所以傳統汽車針對發動機的保養,如機油、三濾、火花塞等,在電動車上都不需要。當然,其它如剎車系統、冷卻系統、減震系統的檢查與保養,電動車是不例外的。不過這些項目的保養周期更長,保養費用也更低。
我們綜合C小姐的用車體驗和大家總結一下,相較于燃油車,電動車的優勢體現在更好的行駛質感、靜謐性、用車成本和保養費用,這些優點使得電動車能夠更好的適應城市通勤所需,隨著車型續航的提升、充電環境的改善,里程焦慮也越來輕微。用車主C小姐的話來說,從燃油車轉變到電動車,不僅是一個交通工具的轉變,更是一個出行思路的轉變。
(圖/文/攝:皆電 龜田孝朋 出鏡/采訪:C小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