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四季度月銷量沖擊3萬臺,樂道底氣何在?
車市 發布于:2025-01-08 20:06:58
“今年12月單月交付破萬。我對這個目標很有信心,有質疑的,可以來和我賭一輛L60;如果達成了,12月我給大家抽10臺NIO Phone。”
事實證明,鐵成賭贏了,2024年12月份樂道汽車交付破萬,成功實現開啟交付三個月即過萬,同時也成為第二個實現這一交付節奏的新勢力品牌。可能是高興,NIO Phone的抽獎數量也增加了兩臺。
但在此之前,樂道受到的阻礙、質疑并不少,甚至上市不久后就遭遇“背刺”危機,鐵成直播時某位高管更是在后背上貼6條創可貼暗示被背刺。
一邊是友商的群體背刺,一邊是內部的交付壓力,樂道卻還是如期完成從0-1的跨越,這三個月究竟做了哪些努力?
訂單大爆!產能按行業規律來
交付問題一直是蔚來心中的一根刺,也是各大造車新勢力最害怕出現的一個問題——產品爆了,產能跟不上交付不了;產品沒爆,產能放在那里浪費。所以從傳播鏈上看,交付問題直接反映的就是產能問題。
銷量決定了某款車型的生死,對于新品牌來說甚至決定了企業的生死。而產能在很大程度上往往代表了規模生產和綜合運營的能力。
具體一點來看,限制產能的因素很多、包括工廠建設、人員培訓、設備引進、原材料供應等等,任何一個環節發生變動,都可能出現產能問題。在考慮這些硬性條件的同時,企業還得均衡訂單和產能的成本,不浪費產能的同時,盡力縮短提車時間。我們常說某某品牌有大廠背書,其實很大程度上就是這些品牌生來就有這些硬性條件的支撐。
放到樂道身上,首先說結論:三個月實現單月交付破萬是一個正常的產能爬坡節奏。依靠著蔚來的背書,樂道在生產線、供應鏈以及產品規劃都有著明確的動作,逐步增加資源投入拉產能。例如樂道L60所在的蔚來F2工廠就提前啟動了雙班制生產;樂道L60短時間內產能就實現了爬坡,很大程度就體現在“生而成熟”四個字上。
值得一提的是,這還是在蔚來2024年12月交付突破兩萬的情況下交出來的成績。而這樣的成績還是在純電、新品牌、第一臺車等多重標簽疊加下實現的,在此之前的新勢力,只有小米。
在最近的媒體面對面中,李斌也透露樂道在2025年的交付目標:“2025年1月和2月往1.5萬-2萬爬,3月要實現交付2萬。”不難看出,樂道在立項早期其實就按照每個月2萬輛來做產能規劃,所以只要銷量不出問題的話,三個月實現單月交付破萬也僅僅只是第一步。
關于整個2025年的銷量預期,艾鐵成也表示到2025年四季度,預期月銷量要達到3萬臺——按照這樣節奏走的話,樂道在2025年至少會有20萬輛的基礎預期。這個成績也有可能擠進新能源前十的位置,屆時蔚來將會手握兩個前十的品牌。
要達成這樣的成績,除了L60,還要看后續的新車型規劃,2025年樂道會有兩款新車陸續發布,對品牌整體銷量提振會起到積極作用。
產品和價格決定天花板
簡單回顧下樂道L60能夠賣爆的原因,是足夠“家庭”,家庭用戶一直以來對純電家用車的刻板印象,樂道L60幾乎都一一化解了。
補能問題,也是使用成本的問題。樂道L60首搭全域900V架構,并采用最新一代碳化硅技術,CLTC工況電耗12.1kWh/100km,首先從硬件上解決用戶未來十年的迭代需求,后面才是生而成熟的充、換電體系。
折舊問題,眾所周知純電車成本最高的部件就是電池,在完成生命周期后,電動車的價值往往會因為電池的損耗等而大打折扣,因為蔚來換電能力的存在,樂道基本不存在這個顧慮。簡單點來說:要是覺得不好用了,去換一塊就好了。
空間問題,樂道L60車身尺寸4828/1930/1616mm,軸距2950mm;對比Model Y尺寸4750/1921/1624mm,軸距2890mm,除了高度其他數據都比Model Y要大,實際空間也確實如此。
基于蔚來全棧自研的優勢,樂道L60還能夠做到:新一代碳化硅電驅帶來的動力、靜謐、平順的駕駛體驗;同級領先的智能駕駛、智能座艙;2024版C-NCAP首款純電五星車型等等,這些都是樂道L60相比于同級車型更加先進的優勢。
而明年要推出的兩款新車,按照常規的產品體系建設思路,會直接對標理想L7、L8甚至L9。可以預見的是,在保證上述優勢的同時,樂道兩款新車還會給出更加親民的價格。
渠道、換電、口碑漸成規模
在內卷進一步加劇的新能源市場,價格戰僅是競爭主旋律中的注腳,新車搶奪市場的落腳點依然要放在產品與品牌體系的基礎上。
在樂道推出之初,渠道一直被外界視為最難解決的問題,按照規劃單品牌單月1萬的銷量量級看,蔚來承諾初期的105家線下門店遠遠不夠,因此這三個月以來,蔚來的整個渠道重心基本傾向樂道,不斷提升交付規模的同時,迅速提升門店的數量。
截止到目前,樂道品牌門店數量已達300家,覆蓋82座城市;樂道品牌授權服務中心已達317家,覆蓋全國172座城市。除了開拓新店,樂道還會探索與第三方合作的方式。
得益于蔚來的經驗和資源積累,樂道品牌更專注于家庭高頻需求,因此門店里并不提供“牛屋”式的空間及服務,選址到開業的周期也會大幅縮短。
作為蔚來的“親兒子”,樂道相比于同級車型最大的優勢無疑是換電,在NIO Power的體系化建設下,樂道也完成了此前承諾的目標,今年12月31日前將實現1000+樂道可用站。截止到目前,蔚來已經建成了超3000座換電站,而樂道可用的換電站也已經超過1000座。同時,預計到2025年4月,實現樂道可用換電站達2000座。
樂道汽車官方還表示,當前的電池會優先保證用戶提車,后續會根據車輛交付的數量和用戶需求,動態增加換電站內的電池數量。
在蔚來的換電體系下,樂道幾乎不用考慮電車跑長途的“世紀難題”——買車時選標續電池,長途時換大電池似乎也成了當下續航問題的最佳解決方案。除此之外,還順帶解決了此前提到的家庭用戶對電池壽命、換車成本的顧慮。
從現在到未來,蔚來都是樂道最好的“廣告牌”,也是樂道生來即有的口碑。
市場競爭有多種方式,但能決定長期成敗的關鍵在于誰能贏得用戶的信賴。小米作為新品牌能在上市之初贏得如此之大的市場規模,很大程度就是得益于品牌積累的流量與口碑。
這點同樣體現在了樂道身上,CEO艾鐵成此前在2024廣州車展上透露:樂道L60生產訂單排到明年1季度,超過7成家庭用戶購買樂道L60,增換購占比超9成,BBA車主占比3成,新能源換L60有3成都是特斯拉M3的車主。
對消費者而言,在價格實惠的同時還共享了蔚來的核心技術能力,這種“花小錢辦大事”的體驗也在逐漸形成用戶的口碑。拋開換電這個頭銜,樂道L60還是首臺基于NT 3.0平臺打造的車型,無論在智能化體驗還是續航表現上都有十分顯著的優勢。
有了渠道、換電、口碑的三管齊下,樂道自然也就擁有了清晰的增長邏輯和底氣。值得一提的是,進入1月份,樂道也快馬加鞭地推出三年免息的金融購車政策,同時提供了付4贈1、12張換電體驗券、3年NOA免費使用權等購車禮遇。按照樂道的預期,2025年成為一個年銷量20萬級的品牌是勢在必得。
結尾
蔚來2025年的銷量目為標44萬輛,其中接近一半的銷量預期都要來自樂道,也就是說樂道每個月至少要完成1.7萬輛銷量目標。而從目前的交付走勢來看,樂道已然完成品牌從0-1的過渡期,產能的持續提升、補能網絡的建設、銷售包括服務渠道的鋪設都進入了下一階段。
對于蔚來來說,這是2025年銷量翻番的支撐;但對于樂道來說,這是沖擊細分市場頭部水平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