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運實測!電動車的700公里回家路,真的靠譜嗎?
用車 發布于:2019-01-31 21:48:24
新年好阿、各位!給大家拜個早年!
還記得1月24日,咱們皆電發起的『700公里春運·電動車回家』挑戰嗎?
當時收到了許多可愛網友們的投票,基本是一半看好、一半唱衰,應該還有許多小伙伴都在關心這次挑戰的結果吧?
確實,對于這項挑戰能否成功,皆電團隊內部都心存疑慮。但咱們可不打嘴上炮,沒想到行程直播一不小心就上了知乎熱榜第一名:
目前該答案已獲6.8k贊,點擊《回家直播》可回顧知乎內容。看到大家對這個話題的反響如此熱烈,說明電動車確實已經開始走入尋常百姓的生活了。(一定不是為了看我們撲街才關注的…)
那么挑戰結果究竟如何呢?
我想,我們大致是一路以“撲街的姿態”取得了成功。過程可謂跌宕起伏、一波三折。
為什么這么說呢?
且看我們的心路歷程。
1月27日,早上8點12分,我們充滿電、備好年貨,整裝待發。
這時候的我們,宛如不知前方郊狼的羔羊…
最先遇到的問題,也是伴隨我們整個行程的問題,就是堵車。盡管早上起床就查看了行程路況,但是沒想到堵車來得這么快…剛從廣州龍洞上高速,10分鐘不到就進入緩行路段:
接著就是各種堵:
這里堵:
那里堵:
印象最深有兩個路段,一是京港澳粵北收費站,此處是出廣東、入湖南的交通樞紐,4公里蠕動了1個小時:
堵到大叔都開始懷疑人生了:
二是京港澳北行郴州路段,幾公里的車流徹底堵停,全部熄火,那場面壯觀到難以忘懷:
我們就這樣在車里看星星睡覺三個半小時:
當然,春運堵車是常規操作,管你是油車還是電車都一樣動彈不得。但是根據經驗,待在路上的時間越長、遇到堵車的次數就會越多。
在距離拉得如此長的高速路段,電動車確實要比油車經歷更頻繁堵車,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電動車要充電呀!
考慮到電動車冬季+空調+高速的續航表現,為了大家的人身安全,我們制定了一套詳實的充電方案:
但是魯迅說得好:計劃趕不上變化。
第一次充電——曲江服務站,廣東電網(南方電網)。服務區共有4個樁、其中1個還是壞的,我們抵達時、前面還有5臺車,當排隊輪到我們的時候,發現第2個樁也壞了…充電等待時間超過我們的預期。
重點是,當日正值春運,白天車流高峰期。
充電樁上沒有排障提示,也沒有工作人員協助,只能撥打遠程的電話溝通。從客服那里得到的答復是:操作太頻繁,網絡數據處理繁忙,請再耐心等待。
當時我們的心情是這樣的:
電樁的問題一直無法解決,我們只能繼續排隊剩下的2個電樁,這一次充電排隊、排障、充電一共花費了兩個半小時。
等到隔壁停車場的燃油車從擠滿到走光。
第二次充電——蘇仙服務區,國家電網。經過多段堵車,我們好不容易熬到了第二個充電點。
去到時,已經是晚上8點左右,4個樁皆無故障,僅有1個充電樁正在使用中:
隨后,陸陸續續有其它電動車主趕到充電站,并且開始排隊:
第二次充電共耗時56分鐘,還算挺順利的。
第三次充電——雁城服務區,國家電網。由于前段路堵車太嚴重,來到這個服務區時已是早上5點,這是婁底最近的高速充電服務區,僅有2個樁。
說來也巧,剛好碰到在曲江服務區一起等待充電的e5車主。由此可見大家的進度都是差不多的。耗費52分鐘充電后,我們直奔婁底。
其實,除了排隊等待、電樁故障率,還有一個因素會影響我們充電的時間,它就是充電實際功率。
理論上,快充(60kW~120kW)可在30~40分鐘以內,完成30~80%的充電速度。但是實際充電功率和理想功率就是買家秀、賣家秀的落差:
全程充電信息 | ||||||
地點 | 充電平臺 | 充電電壓 | 充電電流 | 充電度數 | 充電時間 | |
第一次充電 | 曲江服務區 | 廣東電網 | 406.90V | 49.80A | 34.22kWh | 62min |
第二次充電 | 蘇仙服務區 | 南方電網 | 359.00V | 118.20A | 19.33kWh | 26min |
第三次充電 | 11.68kWh | 30min | ||||
第四次充電 | 雁城服務區 | 南方電網 | 355.00V | 98.60A | 28.22kWh | 52min |
第五次充電 | 婁底當地 | 特來電 | 361.80V | 207.90A | 40.99kWh | 69min |
雖然是快充樁,但是由于電樁分流、線路老化甚至電池溫度,實際功率遠遠達不到電動車理想的快充功率,耗費時間也會更長。甚至由于線路問題,同一個電站的不同樁功率也不一樣。
曲江服務區
蘇仙服務區
雁城服務區
婁底當地
——兄弟,你電沖完沒有?
——我走不了啦,現在才充到¥#……&*@¥
剛來到服務區,身邊都是陌生人,走得時候個個都稱兄道弟的。
BTW,為了趕時間,我們在服務站充電時,基本沒有額外的休息時間,進食、休息、上廁所都是在充電期間完成的。沒有四個硬漢輪流開車,最好不要勉強。
從廣州出發,當我們耐住了堵車、克服了充電難題,到達婁底已經是23小時40分以后了…
整個小隊都已是風塵仆仆,疲態盡顯。
但是!
就算日夜兼程、跑完高速回到家,挑戰還沒有結束,當地的充電環境又是一個新的考驗。
整個婁底僅搜索到一個快充公用樁,驅車前往,發現正是某汽車品牌4S店門口的第三方快充樁(特來電),一樁兩槍。
不幸中的萬幸,是充電功率尚可:
在我們充電時,陸陸續續等到幾位當地的電動車車主前來充電,攀談時了解到,婁底的純電車確實很少,快充樁也就是這一個。他們都是在外地上班,過年回家才開電動車。
為了驗證這個信息的真實性,接下來我們繼續考察當地的用車環境。首先是婁底最繁華的商業區“萬豪廣場”,我們咨詢地下停車場的工作人員,得到的答復是這里沒有充電樁。
看來公共停車場不靠譜,我們再去這邊的居民區看看。在小A同學家的小區,看到一輛特斯拉Model X,但也沒有發現充電樁。于是我們咨詢了一下小區物業是否可以充電,得到的答復也是:暫時沒有這樣的計劃。
還好婁底有一個快充樁可供使用,如果用家里3孔插頭接220V慢充,可能要長達24小時以上的充電時間。
就在考察當地用車環境的路上,我們而發現了幾輛電動車,但…基本都是山寨電動車和老年代步車:
確實,小城市的充電環境實在是太感人,我相信婁底應該也代表了許多3/4/5線城市的電動車充電環境。如果不相信,可以下幾個充電APP看看自己家鄉的充電環境。
到這一步,挑戰才真正告一段落!
沒有用上拖車,勉強算成功,但是一路狼狽的姿態,卻也很難高興起來。
春節開電動車回家,將要面對高速擁堵+高速充電+小城市充電等諸多考驗。我們發現,實際堵車過程中,電動車的掉電速度保持可以接受的范圍之內。
舉個栗子,怠速行駛30分鐘,實際里程4公里,表顯掉9公里。室外溫度16度,室內空調23度。由于詳實的充電計劃,續航焦慮這個問題基本不存在。
在服務區,我們與其它電動車主交談時,發現有的電動車主會盡量少充電,一路奔襲,拼到只剩40公里不到的續航才進休息站。
雖然跟個人經驗和選擇有關,但是筆者比不太建議大家效仿。作為一個更加普適性的方案,電動車跑高速一定要有詳實的計劃、充足的電量。
因為不是每條高速都有充電服務區,不是每條高速的服務區都有充電樁,不是每個充電服務區的充電樁都能用。做足準備才能保證安全,并且大幅緩解心理焦慮。
還有許多朋友好奇開電動車長途回家的費用問題,我們就來給大家算算。
這一段700公里的回家路,途徑京港澳-樂廣高速-衡邵高速,過路費大約為341元。過路費電車和油車都一樣,沒有什么好說的。
除了過路費,還有3次高速充電+到達婁底充電,總費用為195.51元:
充電費用信息 | |||||
地點 | 充電平臺 | 充電功率 | 充電度數 | 充電費用 | |
第一次充電 | 曲江服務區 | 廣東電網 | 20.26kW | 34.22kWh | 20元 |
第二次充電 | 蘇仙服務區 | 南方電網 | 42.43kW | 19.33kWh | 29.94元 |
第三次充電 | 42.43kW | 11.68kWh | 29.09元 | ||
第四次充電 | 雁城服務區 | 南方電網 | 35.00kW | 28.22kWh | 43.72元 |
第五次充電 | 婁底當地 | 特來電 | 75.22kW | 40.99kWh | 72.76元 |
如果我們以一臺體型差不多的SUV來算,高速平均油耗8L/100km,單程加滿一次60L的油箱,估算下來也就是400元。
費用對比 | ||||
過路費 | 電費/油費 | 服務站消費 | 總費用 | |
電動車 | 341元 | 195.51元 | 不計入內 | 約536.51元 |
燃油車 | 341元 | 約400元 | 約741元 |
兩者的過路費相同,休息站消費不計入內,整個行程的成本的差也就在于電費/油費。就看你是更愿意省錢費時間,還是更愿意用錢買時間了。
話說回來,如果…明年春運再來一次油車和電車一起跑,看誰先到家,大家還想看嗎?
盡管我們已經做到盡可能詳細地規劃,但為什么還是這么狼狽?
我想,原因是匱乏的基礎設施所帶來的巨大的不確定性。這一切將導致電動車長途出行的只有極低的容錯率。
春節開電動車回家,不確定因素包括堵車、電動車高速掉電、充電排隊、充電樁故障率、充電功率隨機、當地用車環境不確定等等,當所有這些不定因素聚集在一趟行程上,可想而知它的實施難度有多大。
當然,以上測試結果受地域影響。筆者也曾在浙滬地區用電動車跑過一次長途,簡單規劃、沒電就充、即充即用,過程十分順利。
為什么體驗差距這么大?來看看整個華東地區密集的充電網絡分布:
由于有充足的充電樁資源,良好的充電樁維護,充電速度和體驗都非常不錯,充電+休息40分鐘重新上路。此時此景,電動車跑高速和油車落差并不大。
可見,春節長途回家,電動車和燃油車的最大差別其實就是充電環境,這個充電環境包括高速上的充電站分布、家鄉的充電樁分布。
因此這里建議,過年前后,家在中西部地區的朋友最好是別開電動車回家了,華東沿岸和河北附近還是可以考慮的。
最后,如果你真打算春節期間開電動車回家,我們再給你出幾點建議:
(1)事先規劃好線路,并充分了解高速和當地的充電環境;
(2)不能低估電動車高速掉電的速度,因此也不能高估它的續航成績;
(3)春運去程和返程都得堵,做好心理準備。
(4)攻略制定可以參考《開電動車回家過年靠譜嗎?》
『充電基礎設施的完善』和『電動車性能的進步』是相輔相成的,這兩者的基礎,是群眾對電動車的了解和接納。
我們親身驗證,在充電樁分布較少的地區,電動車跑高速確實不太方方便,尤其是在春運這個非常時刻。
但不同車型有不同的特質。你想要空間,你就不會去買兩座轎跑;你想要經濟性,你就不會買大排量自吸;你想要操控感,你不會買強調性價比的買菜車;你想要經常跑高速,自然買油車比電車好。
反過來說,如果你很少跑高速,絕大部分時間都是城市通勤,那電動車也是一個非常不錯的選擇。
我們要客觀地承認電動車的不足,也要中肯地發現電動車的優勢。關于電動車未來,其實就是一個“半個瓶子滿、半個瓶子空”的問題,我相信不同人士會有不同角度,但身體力行總比天天在鍵盤上蒙眼打嘴炮要好。
最后,感謝支持并祝福我們的朋友,你們是最可愛的;也感謝保持懷疑、拋出問題的朋友,你們是第二可愛的。
(撰文:唐科 攝影:黃嘉威/葉闖/唐科 視頻:葉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