補貼退坡后第1個月 新能源車月銷量大跌19335輛
車市 發布于:2019-05-15 17:26:35
2019年就快過半,要說這半年新能源圈最大的新聞,一定是補貼新政的發布。
3月26日之后,達到補貼新標準的車型,純電車最高補貼將降至2.5萬,插混車則一律只有1萬,補貼過渡期間按一半力度執行。(詳細政策可點擊閱讀《大幅退坡!2019新能源汽車補貼政策解讀》。)
補貼發布前,車企們惴惴不安、消費者提心吊膽;補貼發布后,心中大石落地,但隨之而來又有了新的煩惱。
國補減半、地補取消,算一算差價,瞬間就要多出6萬+,生生虧出一輛二手飛度。這樣的政策變動會對消費者的購買決策造成影響嗎?
距離補貼新政發布已經過去一個多月,3月、4月的新能源車銷量數據也陸續出爐,咱們就市場變化分析分析,補貼退坡前后,大家的買車意向有沒有受到打擊。
注:文中銷量數據均來自乘聯會,以下分析僅能作為單一角度參考,因為影響車市銷量的因素多如牛毛(譬如季度性銷量變化、雙積分政策壓力等等),補貼變動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并不能代表全部。
2019年2月,也就是補貼新政發布的前一個月。國內新能源車乘用車的總銷量達到50783萬臺,其中包括38609臺純電車、12174臺插電混動車,同比去年增加74%,但由于年初1月份的高銷量基數(年初的市場搶跑效應),環比下坡44%。
2019年3月,補貼新政正式發布。當月新能源乘用車總銷量110985輛,同比增加99%、環比增加118%,其中純電車89070臺、插混車21888臺,相對于2月的冷清,3月銷量急劇復蘇。
事實上,補貼新政的發布日期是3月26日,即3月月末,在此之前并沒有風聲流出,所以政策變動對這個月的銷量影響并不大。2月與3月的銷量區別,主要在于春節前后的市場消費習慣。
2019年4月,即新政發布后第一個月。這個月的新能源市場一定程度上受到了補貼新政的沖擊。當月新能源乘用車總賣出91700輛,其中純電車66552輛、插混車25148輛,總銷量相較上月下降19335輛,環比下降17%!其中純電車下降了25%!但是,插混車反而增加了3260輛(環比增加15%),這確實是個有趣的現象,我們稍后分析。
總結一下,從2月到3月,新能源車受補貼退坡的影響并不大,關鍵因素是年前年后的市場消費習慣。從3月到4月,純電車銷量環比下降了25%,一定程度上反映出補貼退坡對純電車的沖擊,而插混車不降反升15%,也是因為補貼對插混車的影響較?。ㄍ似路容^小),不少純電車的潛在消費者轉而選擇插混車。
新政發布后,新能源月度銷量的變化在意料之內(尤其是3、4兩個月),變化雖大、但還稱不上巨變,這主要是因為:補貼新政發布后,大多數車企都陸續推出了廠補策略,承諾在政策過渡期(3月26日~6月25日)期間,由廠家給出全額補貼保障。
PS:考慮到4月份,特斯拉、蔚來等熱門車型出現多起自燃的負面新聞,多少也對消費者購買電動車的意愿造成了動搖。
由于2月/3月主要是消費習慣帶來的銷量變動,與補貼新政的關系不大,所以不再贅述,我們后面幾點將重點分析3月與4月的數據表現。
看完總體銷量,我們再來看看細分市場的表現。
從3月/4月的數據中可以看出:補貼后,同類車型的消費結構基本不變,但是插混車、純電車兩者的占比發生不小變化,插混車型銷售占比提升了7%(純電車降低7%)。
究其原因,大概率是補貼新政發布后,雖然純電、插電兩種車型的補貼都有退坡,但是插混車的變動幅度更小,消費者的心理落差也更小,棄坑概率較低。再加上新合資插混入市、特斯拉蔚來相繼起火,也對消費者的選擇造成了不小影響。
其中,純電以A級車為主,占比超過全部車型的50%,其次分別是A00和A0級車;插混同樣以A級車為主,但B級車也超過40%,消費升級十分明顯。
換張圖來看,變化趨勢更加清晰,A級純電和A00級純電的銷量基本同步增長、同步下跌,但是A級插混、B級插混連續呈現抬頭之勢。
粗略劃分車型,從3月到4月,純電轎車、MPV消費占比略有減少,而SUV則略有增多,屬于正常的市場波動。而插混這邊的波動更為明顯,SUV銷量減少10%,轎車和MPV的占比增多,主要原因或許是德系、日系等多款插電新轎車入市,以及部分國產插混MPV的良好表現。
簡單總結一番,在消費選擇上,插混車型的變化要比純電車更大,但并不算明顯。隨著插電轎車的增多,消費者選擇也越來越豐富,我們總以為SUV在新能源市場占據絕對主導地位,其實只是一個錯覺。
說句題外話,因為我們這次主要針對3月和4月的銷量變化,所以只看了環比數據。如果看同比數據就會發現,一旦補貼開始退坡,那些依靠補貼壓低車價的A00微型車,性價比優勢越來越小,反而是靠產品力作主要賣點的A級車成為大家的首要選項。
了解完整個市場的宏觀表現,我們再細化到每個品牌和車型的銷量。
——3月。北汽EU系列以12000+的成績名列榜首,但在這個榜單中,北汽EU/EC、比亞迪e5、吉利帝豪EV大部分都屬于租賃平臺或運營車輛,這里就不展開了。
重點說說比亞迪的新一代元EV,元EV 535和2019款元EV在3月相繼上市,2019款元EV變化不大,僅有細節調整,續航仍舊是305公里,但是元EV 535的續航從305公里飆升到410公里,車價只是略微提升至10.99~13.99萬,一時供不應求,銷量一路飆升。
另一臺比亞迪——唐DM是3月唯一上榜的插混車,也是唯一售價達到25萬級的車型。盡管售價并不親民,但是唐DM憑借其優異的動力、碩大的體型、國際化的內外設計,將銷量提升至第四的位置,全靠實打實的產品力。
——4月。補貼新政發布后,比亞迪元EV的銷量持續走高,占據榜首。這個月的微型車銷量開始起勢,主流微型車表現優異,奇瑞eQ來到第五名,而歐拉R1和江淮iEV6E也位列前十。
值得注意的是,3月僅有唐DM一款插混車型上榜,而4月則多了一款帕薩特PHEV——就算插混版比燃油版售價高出不少,也依舊難擋德系光環。
結合前面的總體銷量變化可發現,補貼退坡后(1)插混銷量占比開始增多(2)主流微型電動車開始搶手。
這一點不難理解,雖然純電車即將大幅補貼,但是定位更低的微型電動車更加依賴補貼來降低車價,一旦取消補貼,售價甚至會成倍增加,于是在車企承諾提供廠補的過渡期趕緊搶一波,所謂先買到就是賺到。
純電線路一直是比亞迪和北汽新能源在的龍爭虎斗,轉入4月,比亞迪憑借元EV的爆發表現,穩居了市場第一的位置。
插混線路,上汽大眾和上汽乘用車大有扶搖直上的趨勢,而華晨寶馬的插混車型表現也十分亮眼,相信一定有不少530Le和X1(續航升級版)的功勞。
針對近兩月的市場表現,這里挑幾款熱門車型進行推薦:
比亞迪元EV
上一代元EV就曾多次拿下同級車型銷售冠軍,今年1月更是創造了月銷過萬的佳績,直接奠定了其“10萬元級最強純電SUV”的重要地位。
如今更新換代,元EV 535正式解決了舊款車型的續航短板,而且在比亞迪的保價策略下,新款車型的價格并未上漲多少??纯此氖袌霰憩F,說明消費者十分買賬。
如果你也正在考慮10萬級的純電代步車,一定要把它列入你的備選項。
比亞迪唐DM
比亞迪唐DM,一個字“強”,海內皆知的強。新一代龍顏設計,4870mm/1940mm/1720mm+2820mm的高大尺寸,4.5/4.9秒的零百加速,同時還有80km/100km的純電續航,車內布局也有5座/6座/7座可選。
上市已久、銷量一直長盛不衰。
不過,它也并非無懈可擊,饋電油耗是其一大短板。但是換個角度思考,饋電油耗雖高,但勝在純電續航夠長,如果家里/公司有充電條件的朋友,依舊十分推薦。
榮威Ei5
榮威Ei5產品力并不算強,銷量數據也并不靠前。為什么這里還要推薦?因為...2019年它依舊是唯一可選的純電旅行車,而且上一代的續航短板也在新款上得到改善。
2019款榮威Ei5今年1月份正式上市,新車共推出四款車型,NEDC綜合續航里程為420km,相比前款的301公里可以說是飛躍式的提升,補貼后售價為12.88-15.88萬元。
顏值控、瓦罐控,快上!
歐拉R1
歐拉R1一直是咱們非常推薦的代步車選擇,中配和高配版車型有351公里續航車型可選,靈趣版(351公里續航)現補貼后只需7.18萬元。
這個級別的競爭原本非常激烈,隨著去年年中的補貼標準上調,逼迫許多低價微型車的續航都往上爬。亂戰之中,歐拉R1以7.18萬/351公里的優秀成績宣告勝出。
全新ME純電平臺配合寧德時代三元鋰電池,R1通過高軸距比營造出了不錯的使用空間,對于日常買菜代步的消費者來說,一定不要錯過它。
總得來說,3月26日補貼新政發布,新能源市場進一步開啟了政策推動向市場選擇的變化趨勢,但我們跟蹤新政發布前后的銷量數據,發現消費者的選擇雖然略有變化,但補貼退坡的真正威力還沒有顯現,為什么?因為6月25日前還是過渡期,多數有廠補策略兜底。
面對補貼新政,我們可以這樣理解:補貼之所以敢如此大幅度退坡,其實就是政府意識到了電動車產品的高溢價現狀??车粞a貼,就是變向地迫使其控制成本、降低車價。
國產Model 3迫在眉睫
6月25日補貼過渡期之后,如果新能源車的終端價格太高,面對燃油車(算上牌照費)的價格優勢就會更小,與進口新能源車的差價又進一步縮短,到時候的新能源市場一定會是一場腥風血雨。
(圖/文:皆電 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