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速3秒級/空氣懸掛表現出色 搶先試駕小鵬G9
評測 發布于:2022-09-15 10:00:00
隨著小鵬G9上市的臨近,國內“造車新勢力”第一梯隊的三家成員,“蔚小理”是先后推出了旗下全新中大型SUV。率先上市的蔚來ES7并沒有驚起太多的水花,反而是后面喊著“500萬內最好的SUV”——理想L9投來了震撼彈,吸引了足夠多的曝光和討論。
而作為最早亮相卻最后發布和上市的小鵬G9,雖然有點起了大早趕了個晚集的意思,但是畢竟也是喊出了“50萬內最好SUV”的口號,一時之間讓不少人持幣觀望,究竟“500萬內最好”和“50萬內最好”誰才是最好的。
1.小鵬G9定位旗艦SUV,采用最新的X-EEA 3.0電子電氣架構,車內5座布局;
2.率先實現車樁量產的800V高壓超充平臺,實現充電5分鐘,續航200公里;
3.懸掛采用前雙叉臂后多連桿獨立懸掛,配備空氣懸架;
4.動力部分,采用前交流異步電機,功率為175kW,后電機為永磁同步電機,功率為230kW,百公里加速3秒級;
5.續航部分,電池容量尚未公布,續航部分官方公布是最長續航達到700km;
6.輔助駕駛:支持XPILOT 4.0,配備2個激光雷達共31個傳感器,芯片采用英偉達Orin-X,算力508TOPS。
在此前的靜態實拍體驗中,小鵬G9給我的感覺是沒有太多的驚喜,首先外觀已經曝光了1年,早已審美疲勞。其次最為期待的內飾部分,同樣的大尺寸雙聯屏已經在理想L9中見過,當在小鵬G9中再見時也就沒有了當初的新鮮感。
不過作為小鵬在新平臺中推出的首款車型,對于它的駕駛品質我還是有足夠興趣的。
我們拿到的車型包含后驅長續航和頂配的四驅車型,主要體驗四驅車型為主,不過我們也對比了一下后驅版的加速能力以及沒有搭載空氣懸掛車型的差異。
先來說說四驅車型的動力,在電機搭配上小鵬G9是采用前交流異步電機,后永磁同步電機,前后電機功率分別為175kW/230kW。
從這兩種電機的特性來看,永磁電機注重能耗,交流異步電機則注重性能,所以在日常行駛中后電機會更多的參與到車輛驅動。
根據官方的數據,頂配的四驅車型加速是3秒級,這個說法頗為模糊,為此我們也率先進行了百公里加速測試。
實測數據來看,在運動模式下多次測試最好成績在4.1秒,正當我們覺得小鵬數據注水時,我們發現小鵬G9還提供了“追光模式”,可以獲得額外20Nm扭矩。
在這種模式下我們再進行測試發現它確實跑進了3秒,最好成績為3.96秒,結合我們測試時正處在38度高溫狀況,相信在涼爽一點的氣溫下加速成績會更好。
作為對比,后驅車型我們實測的加速成績為6.3秒,這個加速能力對于中大型SUV來說恰到好處,一般來說選擇后驅也就夠用了。
提到駕駛模式,這里順便說一下小鵬G9是提供了標準、舒適、節能、運動和越野四種常規模式,額外還提供了追光和極客模式。
極客模式下提供了定制化的駕駛參數調節,包括動力響應、底盤高度、能量回收強度等等都可以定制,這一點出現在小鵬G9上確實讓人意外,畢竟它是一臺SUV,不過功能豐富點總歸是好事。
在不同駕駛模式下,小鵬G9的動能回收、轉向助力、動力響應、空氣懸掛高度都會有相應的變化,運動模式下它的動力響應會比較的迅猛,不過不屬于那種“暴躁”的風格,相比標準和舒適模式僅僅是響應更快一些罷了。
標準和舒適模式對于日常駕駛來說完全夠用,同時對應的能量回收也比較適中,中擋和低擋都不會有明顯的拖拽感。當然,能量回收的強度也支持自主選擇,一共是提供了四種模式,包括低、中、高和單踏板。高回收擋位下,它的減速會比較明顯,不過任然不會令你頭暈的減速,在一些走走停停的擁堵路段行駛比較好用。
底盤部分的表現是小鵬G9的一大亮點,懸掛結構方面,其采用前雙叉臂,后五連桿式獨立懸架,前雙叉臂結構對于操控帶來的提升是非常明顯的,可以給車輛帶來顯著的側向支撐力。
我們試駕的頂配車型是配備了雙腔空氣懸架,并且支持多種調節模式,讓整個小鵬G9帶來了更多的變化。
底盤高度可以根據駕駛模式自動進行調節,例如在運動模式下懸掛會降至較低位置,然后懸掛的剛度也會變強,路感會更明顯一些,也就是我們感覺到會變“硬”。
當然這種“硬”相對還是偏舒適的,對比一些主打運動的保時捷、奔馳等品牌,它們的調校風格會更加硬邦邦。
而在標準和舒適模式下,它的底盤高度會相應的調高,并且路面顛簸程度也會被大幅度削弱。有趣的是,它并非完全過濾掉路感,還是會給你路面的感知,但是這種感知并不會讓你感到不舒服。
在遇到一些大的凹坑時,它的空氣懸掛會過濾掉大半,車身也不會受影響而大幅晃動,舒適性是第一位的。
另外,它的懸掛調校對于縱向的支撐也完全足夠,沒有前后俯仰的晃動,不至于暈車,和我們之前試駕的蔚來ES8形成鮮明的對比。不少人開ES8以及乘坐ES8都會覺得讓人頭暈,這種情況在小鵬G9上并沒有出現,無論我采用何種駕駛模式、何種路況、如何蹂躪它,這套空氣懸掛總能夠給你合適的調校。
值得一提的是,這套空氣懸掛還有不少玩法,包括迎賓模式,上下車時可以自動調節車身高度;輕松載物模式可以降低后輪懸掛高度;智能懸架調節可以根據路況自動調整,整個懸掛高度可調節的范圍達到10cm,幅度非常大了。
那么沒有配備空氣懸掛的車型底盤如何,其實普通懸掛的小鵬G9底盤也不差,調校上介于有空氣懸掛的標準模式和舒適模式之間,它僅僅是比空氣懸掛少一些變化,相對單調一些。
最后再來提一提它的轉向手感,還記得我當初試駕小鵬P7的時候,它的轉向給我印象就非常一般,原本底盤就是偏舒適的調校加上更加家用的轉向比,讓整個車毫無駕駛樂趣。
小鵬G9的底盤和轉向相比小鵬P7可謂是迎來了顛覆性的提升,空氣懸掛給底盤帶來更為多變的風格,轉向手感的提升則是給它的操控帶來了靈魂,合適的轉向比搓起方向盤是非常舒心,轉向的助力也恰到好處,底盤結構以及空氣懸掛的加入也讓它的轉向指向性有不錯的提升。
所以,小鵬G9是50萬內最好開的SUV,這一點我是可以肯定的。
在這次的新車體驗中由于時間有限,我們并沒有足夠時間來進行續航測試,不過結合它98kWh的大電池,續航相信也并不會太拉胯。
充電速度是我們這次體驗的重點,我們特意對比了一下普通充電樁和小鵬最新的S4充電樁的充電速度。
在普通的150kW快充樁上,小鵬G9的最高充電功率能夠達到滿負荷的150kW,耗時18分鐘是充入了44kWh的電量。
而在小鵬自家的S4快充樁上,小鵬G9的最高充電功率達到了301kW,15分鐘時間充進了53.28kWh的電量,充電功率的翻倍也讓整個的補能時間大幅縮短。
根據小鵬官方介紹,小鵬G9會有3C和4C版本,C指的是充電倍率,也就是說根據其搭載的98kWh的電池,其最高充電功率分別支持300kW和400kW,這和目前市面上僅支持100kW和120kW充電功率的電動車相比是快上不少。
相比此前不能挪動的靜態體驗,這次動態試駕可以體驗的東西是更多了,說一下此前靜態體驗沒有體驗到的東西。
首先,在頂配的四驅車型中,我們是體驗到了小鵬G9的電吸門功能,這項功能算不上多新穎,勝在是結合無框車門使用起來不用心疼玻璃,輕輕合上車門電吸門就幫你完成最后一步,方便好用。
從我們拿到的兩臺試駕車來看,這項配置并不是全系標配, 對于低配車型來說應該可以提供選裝。
當然,我們也注意到小鵬G9的車門玻璃是全部使用單層玻璃,在實際體驗中它隔絕噪音的表現是不錯的,不過在走一些連續爛路的時候終歸是扛不住,噪音會變得明顯。
另外,后排的車窗玻璃只能降低一半,這一點相信會讓不少人糾結,從實用角度來看確實會有些影響。
整車表現讓我印象深刻的是它的空氣懸掛,除了可以根據場景自動調節車身高度外,其可調節范圍之大本身也是一大亮點,特別是載物模式打開后備廂下降后,整個的車身姿態頗有喜感。
進入車內,兩塊大尺寸聯屏顯然是承載整車功能和娛樂的重點,兩塊屏幕素質非常高,并且屏占比較大,系統UI的流暢性毋庸置疑。
不過從體驗角度來看,這套車機系統的功能還是稍微有些零散,細小功能太多,操作起來還是容易眼花繚亂。
副駕駛屏幕雖然整體操控和主中控屏一致,不過小鵬也相應的增加了不一樣的首頁UI,直接提供所需要的娛樂功能。
并且主駕駛位置看娛樂屏是看不清的,這一點也是為了提升駕駛安全性。
在此前官方介紹的資料中,廠家也描述了其音響系統硬件配置,說實話這年頭聊音響的廠家不少,不過小鵬G9這套系統還是教我做人了,就是不能輕易下結論。
點擊車機上提供的音影樣片,整個車的車窗、空調、座椅、座椅按摩功能都產生了聯動,就如同看5D電影一般,不單止是視聽享受,還有環境動態匹配。
當然,樣片的體驗是美好的,就是不知道是否支持所有電影的自適應聯動,這有待后期深度體驗。
前排中間大面積的手機放置區域,這種設計是越來越多廠商使用了,不過小鵬G9并沒有提供兩個手機無線充電位置,這一點有點讓人迷惑。
座椅配置方面,小鵬G9不單止前排配置座椅滿配,后排座椅的配置也是出奇的高。
后排靠背的角度支持大角度電動調節,不僅如此坐墊的長度也支持電動調節,適應不同身材的乘客,重要的是后排座椅也支持舒適進出,當你打開車門時,后排靠背角度會往前調整。
小鵬G9這套家族式前臉在P7和G3上都有運用,在P7轎車扁平的車頭下,看著還比較的運動。
同樣的風格換到小鵬G9這種中大型SUV上就顯得失去了些該有的氣場。
在燈光設計上,小鵬G9也是應用了最新的矩陣式設計,大燈上下新增了4條日行燈,上方貫穿式的燈帶也是小鵬家族車系中比較熟悉的設計。
值得注意的是,兩枚激光雷達在分體式大燈下方,相比P5單獨的開口,看起來更和諧,不過日常駕駛時還是容易發生碰撞損壞的。
而每次看到小鵬G9最吸引我目光的還是它的側面,整個D柱部分的設計較為新穎。
一條水平高腰線貫穿車身,將整車在縱向上做出黃金比例分割,后窗小玻璃的延伸也在視覺上營造了車身修長的感覺。
車身尺寸方面,長寬高分別為4891/1937/1680mm,軸距是達到2998mm,將近3米的軸距。
其它細節方面,隱藏式門把手沒有缺席,充電接口則設置在后翼子板上,并且是支持電動開啟,這一點高級感營造到位了。
車頂上小鵬G9也是配備了行李架,而在行李架的末端則是隱藏了一個5G接收器的天線。
輪圈部分,我們實拍的車型采用的是多輻式雙色輪圈,尺寸是達到了21英寸,配備的輪胎是米其林PS EV輪胎,相應的輪胎尺寸為255/45 R21。
車尾部分,小鵬G9的設計比較簡潔,看起來也非常和諧,貫穿式的尾燈簡單粗暴,增加一些點陣光源作為點綴。
另外,仔細觀察后我們發現,小鵬G9在整個車身周圍是運用了不少黑色烤漆部分,像前杠下方、車門下方、車尾下方等,這種設計能夠在感官層次上對車輛進行分割,視覺上不至于過于單調。
在看到G9內飾的那一刻,整個中控臺的布局給人一種熟悉的感覺,和此前率先發布的理想L9是有點相似,同樣也是兩塊大尺寸的雙聯屏,按照研發時間來看兩家的設計思路恰巧都走一塊了。
既然說到這兩塊大屏,那就先給大家說說這兩塊屏幕的素質,這兩塊屏幕尺寸都是14.96英寸,分辨率是達到了2K,2400*1200分辨率,并且屏幕是帶有光線控制膜,主駕駛位置是看不清副駕影音屏的。
再來說說它的做工用料,整個內飾看起來就足夠豪華,做工用料絕對是豪華品牌的水準,拍攝車采用類似理想ONE的棕色內飾,顏色會更鮮一些,但又不至于到愛馬仕橙那么過分。
座椅部分,小鵬官方表示使用的是NAPPA皮革,手感與填充物都非常柔軟,無論前后排座椅,坐上去都有陷入感,包裹得挺好。
實際乘坐體驗來看確實如此,座椅填充物很厚很柔軟,副駕駛有腿拖,不知是否標配。
乘坐空間方面,身高175cm的體驗者調整好坐姿,坐入后排,其頭部和腿部空間都非常充裕,當然這和小鵬G9采用全景天幕設計也有點關系,頭部空間會更多一些。
后排座椅靠背也電動調節,范圍應該是37度,調節按鈕在車窗開關后面,習慣后還是很順手的。
后排有充電接口,但手機似乎無處安放。
后備廂空間方面,由于是大五座SUV,因此其后備廂空間相當大,后排座椅支持一鍵放倒,不過不支持一鍵還原。
另外有一點貼心的設計是,其配備的空氣懸掛支持大范圍調節,開啟后備廂后整車高度可以降低,方便裝載物品。
和P7一樣,小鵬G9也是有前艙空間,整體較寬不過深度并不深,體驗時發現內部都是硬塑料,并未設計有排水口,也無相應軟質阻尼防止東西滾動,希望正式交付的量產版能夠改進。
對了,小鵬G9的車尾是設計有隱藏式電動拖車鉤,具有1500kg拖拽能力和75kg的球頭垂直載荷,可以適配房車出行、露營等空間延展場景需求。
小鵬G9將是小鵬首款搭載XPILOT 4.0功能的量產車,實現城市領航輔助駕駛功能不在話下,不過目前城市領航輔助功能并不推送,因此這次體驗我們并未詳細體驗它的輔助駕駛功能。
不過還是先給大家介紹一下這套系統的硬件架構。傳感器硬件部分,小鵬G9是配備了31個感知元件,包括2個激光雷達,5個毫米波雷 達,12個超聲波傳感器,12個攝像頭(雙目攝像頭*1,環視攝像頭*4,后視攝像頭*1,車內智能攝像頭*1,側前攝像頭*2,側后攝像頭*2)
英偉達雙DRIVE Orin-X方案,算力達到508Tops。
另外,小鵬G9將有多個控制器可同步刷新軟件,升級過程時間大大縮短,整車級OTA時間可控制在30min以內。原理是域控制器均作內存分區,一個區用于升級,一個區用于車輛正常運行,從而在升級期間不影響車輛使用,待車輛重新復位啟動后,即可完成升級。
升級期間可用車,這是本次小鵬OTA體驗提升的一大亮點。
今年“蔚小理”的中大型SUV可謂是扎堆推出,作為新勢力中偏晚發布的品牌,小鵬G9是否有后發優勢值得期待。
從售價來看,蔚來ES7在家族中的定位,就如它的數字7那樣,介于ES6和ES8之間,46.8萬的起售價卡得十分精準。理想L9目前僅推出一款車型L9 Max,售價45.98萬,在這個價格下,理想將配置幾乎拉滿了,并且即將推出的理想L8會是小鵬G9直接面對的對手。
究竟競爭力如何,一切只有等待其公布的售價才有定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