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火焰山測試的威馬是想修煉什么神功?
技術 發布于:2018-07-16 09:58:52
作為土生土長的西北人,對于火焰山還是比較熟悉的。
那里看不到鐵扇公主和她的芭蕉扇,能感受到的唯有烈日帶來質壁分離般的酸爽體驗。
在這兒,凌晨五點天就亮了,晚上十點也沒全黑;唯一想做的事情就是趕緊找一塊陰涼續命,堅持到涼快點兒再出去擼串。
為什么要把電動車開到這種四十多度的荒漠中去?
前輩歐陽鋒“躲”在西域練就一身蛤蟆功、瞬息千里,登頂天下五絕。
威馬EX5也是在這種極端環境,主要練就的是“熱區測試”,歷經兩年的實驗開發,陸續投入高溫、極寒測試車輛超過400臺、累計里程超過300萬公里、累計測試工時約10萬小時,完善三電體系。
從試驗開發流程做起
電動汽車的安全品質是一系列復雜技術、工藝共同成就的結果,絕非一日之功。
威馬是國內率先提出以三電系統為核心的試驗開發流程,這也是威馬自主建立的一套完善的電動汽車試驗開發體系,覆蓋了三電、底盤、安全、NVH、電子電器、車身內外飾、自動駕駛、智能系統等9大驗證領域。
目前威馬EX5三電技術在參數上有何亮點?
動力總成硬核參數先上,威馬EX5峰值功率超過160KW,峰值扭矩315N·m,包含減速器質量功率密度達到2.17Kw/Kg。機艙布置十分緊湊,前艙甚至還提供了60L的行李艙空間。
同時在整車控制系統擁有多項核心科技,比如動力總成冷卻系統、整車空調系統、整車熱管理系統。
百公里電耗達到了同級別最優,傳動效率為93%,100%的扭矩響應時間少于200ms。
最為拳頭級的要屬高系統能量密度、高安全性、高可靠性、高環境適應性的“四高”系列化PACK方案,系統能量密度達到140wh/kg以上。
同時還配備了動力冷卻系統技術,能夠為電機、電機控制器、電控系統等核心器件提供冷卻,在高速、高溫、長時間爬坡等惡劣工況下,各部件能夠保持在一個合理的溫度范圍,保證零部件性能和安全。
在電池包方面,威馬EX5充分使用了平臺化開發理念,選用了VDA電芯/模組,保證主流電池供應商的兼容性。
在熱管理系統方面,也采用了平臺化理念,通過零件長度額調整就可以實現產品的快速開發。
通過箱體的模塊化設計,實現了搭積木式的Pack開發,更為高效高質,減少投入。
電池包輕量化技術采用DP780高強度鋼,拉伸強度超過780Mpa,減重效果達到17%,能量密度提升4%,使整車續航有所提升。高強度鋼的用量比例接近70%。
還有一項群眾最關心安全性,電池系統在實物驗證階段,需要經歷振動、擠壓、火燒、海水浸泡等各項試驗驗證,從零部件硬件設計再到軟件監控保護,形成全方位體系的的電池安全系統。
在保證安全性的前提下,電池熱管理系統能夠為電池包加熱或冷卻,提高電池溫度均勻性,讓電池比較舒適的充放電,延長使用壽命。
極端溫度條件下,通過快速加熱和冷卻,是電池迅速維持在安全溫度內,保障EX5在極端環境的的正常工作以及強勁性能。
輔助加熱系統能夠在極寒條件下使電池迅速進入快速充電模式,克服環境不利影響。
三電靠不靠譜,還得看三高實驗標定能力
在整車測試環節當中,三高環境實驗的核心任務是完成溫度相關的參數標定,系統考察三電系統在極限高低溫環境下的控制策略、故障策略、溫升曲線等,三電系統需要具備強大的環境適應能力,才能滿足更為廣袤的使用區域需求。
威馬EX5在吐魯番58℃的極熱環境以及牙克石-42℃的極寒環境,基本上覆蓋了正常人(或者說大多數人)能夠開電動車前往的所有目的地了,下面分別細說。
威馬EX5在青海格爾木,海拔高達4768米的昆侖山口進行測試,完成高原標定:
·各海拔點大氣壓力計算標定以及上山與下山自學習標定;
·各海拔點抽真空能力測試,開啟與關閉閾值的標定及故障策略測試驗證;
·高SOC時典型高原長駕駛工況,能量管理測試;
·各海拔點整車制動匹配測試,確保高原地區的制動性能...
極寒標定實在-20℃至-40℃的內蒙古牙克石完成,練功項目如下:
·各溫度點的冷啟動測試;
·高寒條件下對電機控制標定;
·高寒條件下對電池控制臂標定;
·熱管理測試;
·低附著力路面的駕駛性標定;
·高寒條件下整車能量需求(充、放電)的調整和標定;
·典型低溫工況驗證測試;
·整車動力性、經濟性等基本性能測試;
·低溫故障策略驗證...
我們都清楚去年威馬其實已經來過一次吐魯番了,那么冬天結束牙克石的測試之后,到重返吐魯番之間這段時間,威馬其實也不會休息的。
還需要繼續進行環境倉測試標定,環境倉就是在實驗室條件下模擬-40℃至40℃的環境,循環驗證:
·低溫下冷啟動控制策略標定;
·高/低溫下電機性能測試標定;
·高/低溫下整車熱管理測試標定;
·高/低溫下電池性能測試標定;
·高/低溫下故障策略控制標定...
其實去年下的功夫,以及溫度倉的循環,就基本完成了標定工作。
今天再次返回吐魯番,也是驗證為主。吐魯番環境溫度超過50℃,空氣溫度達到60℃,地表最高溫甚至能達到89.5℃。
說實話埋個雞蛋在沙子里悶熟是沒有任何問題的,頂著這種溫度還得完成以下科目:
·高溫條件下對水泵和散熱風扇控制的標定;
·高溫條件下對空調系統的監測和控制標定;
·高溫條件下對電機系統監測和控制的標定;
·高溫條件下對電池系統監測和控制的標定;
·高溫條件下不同模式最大功率標定,能量管理測試;
·高溫條件下故障策略標定;
·高溫條件下高SOC時典型高溫工況(高溫大負荷,高溫低速,高溫高速等)測試;
·高溫條件下充放電性能測試驗證;
·高溫條件下動力性與經濟性等整車基本性能測試驗證...
除了三電系統、整車續航及標定測試也在同步進行,不論是轉轂實驗室還是實際路試,對于電池包、輪胎、動力總成、電控系統、能量回收系統都必須經過長時間的耐久性考驗。
此次吐魯番高溫熱區測試也正是威馬EX5上市前研發階段的最后一段驗證試驗。
今天的試乘就是在極高溫環境,系統出現過溫時,通過標定限制最高車速、體驗駕駛穩定性以及計入限速狀態后的駕駛平順性,以此來檢測系統是否能夠達到過問保護的目的。
至于電控系統在極限條件下的過溫保護策略穩定性、安全性,也將得到有效驗證。
此次駕駛性聯合測試,主要包含的是能量回收、蠕行控制、低SOC值駕駛性、回收扭矩駕駛性、 跛行控制等等多種路況的試乘體驗。
威馬一向奉“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為自身的處世哲學,極少向外界透漏自身的研發進度,也鮮有其他新勢力那般的噱頭和花邊。
但是在關鍵節點上,無論是車型的發布、工廠的竣工、交付前的標定驗證依然是從不會掉隊,隨時搞個大新聞。
整個團隊也是顯得一絲不茍,埋頭做事,有條不紊的向大規模交付節點進發。此行讓我們見識了威馬成都研究院在電動汽車領域的前瞻性研究和核心技術,無論是開發認證體系的研發還是三電標定領域的探索,身居新勢力第一梯隊的威馬仍然令我們充滿著期待。
(圖/文:皆電 宗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