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十大關鍵信息:內飾、底盤信息首曝!
新車 發布于:2023-12-28 19:13:21
首先,電哥強烈推薦你去觀看這條《真誠才是必殺技 關于小米SU7 你想知道的都在這里》,這是目前關于小米SU7全網最詳實的視頻實拍解析,或許沒有之一。
當然如果你不方便觀看視頻,這里也為諸君總結了文字信息,方便迅速檢索這次小米汽車技術發布會的關鍵信息,那么我們開始。
小米汽車發布了小米超級電機 HyperEngine V6/V6s,這兩款電機將率先搭載在小米 SU7 上,小米超級電機采用了AI仿真技術,搭配間隔式斷磁橋+套筒方案專利,對比競品車的差異性,官方也列出來了。
1、V6 電機最大功率 220kW(299PS),最大扭矩 440N·m,轉速達到 21000 rpm;
2、V6 電機最大功率 275kW(374PS),最大扭矩 500N·m,轉速達到 21000 rpm。
另外,小米還發布了下一代的小米超級電機 HyperEngine V8s,參數部分最大功率 425kW(578PS),最大扭矩 635N·m,轉速達到 21000 rpm,最高效率 98.11%,功率密度 10.14kg/kg,就是時間還有的等, 要在2025 年才會上車。
27200rpm的最高轉速多少有點夸張了,小米汽車針對電機內部結構進行優化設計,電機采用54槽6極設計+8層Hairpin扁線繞組,轉子的槽滿率達到77%
當然也要看實際療效,在小米超級電機的加持下,SU7雙電機版峰值功率495kW,峰值扭矩838N·m,零百加速時間最快2.78秒,最高急速高達265km/h。
小米汽動力電池同樣搭載了CTB電池車身一體化電池技術+800V高壓碳化硅平臺(實現871V) ,動力電池部分與寧德時代的合作,這塊兒CTB車身電池一體化電池,最大支持150kWh電池,理論 CLTC 續航能夠達到 1260km。
這塊電芯在安全技術上頗為獨特,配備行業首創電芯倒置技術,泄壓閥朝下,極端情況快速向下釋放能量,最大程度保證乘員艙安全。
整包安全層面,多功能彈性夾層、極簡線束等應用、 17層高壓絕緣防護、14 層硬核物理防護、電池云安全和全棧自研電池管理系統。
三、冬季續航之王
這一條其實可以結合在剛剛電池部分,小米針對推出了高效雙模熱泵,加強熱管理能力,官方稱之為續航保持率同級最高,挑戰冬季電車之王!
具體到實際體驗層面,可以概括到以下幾點:同級更快的低溫空調升溫速度、同級更高的低溫續航保持率、同級更快的低溫充電速度。
此前,特斯拉上海工廠率先實現6000噸大壓鑄量產,將70個零件整合成了一個。
小米這次公布了自主設計的 9100 噸一體化大壓鑄設備集群,從鋁錠到成品鑄件全棧自研自造, 9 大工藝,包含60 個設備,精密控制 433 個工藝參數。
配合壓鑄,小米這次公布了兼顧強度、韌性和穩定性的小米泰坦合金。那么小米目前是國內唯一擁有可量產自研大壓鑄材料的汽車廠商。
打造出的72合1的一體化壓鑄后地板、包含可拆卸潰縮區,降低維修成本。
目前,小米汽車智駕第一期總投資47億,團隊規模超過1000人,投入測試車輛超過200臺。采用最新一代的底層算法:BEV+Transformer+占用網絡,并將大模型技術全面融入。
第一項技術:“變焦BEV技術”,能夠動態調節感知范圍,像人眼一樣變焦。
第二項技術:“超分辨率占用網絡技術“,小米在占用網絡技術中加入超分辨率的矢量算法,模擬成連續曲面的立體物,大大提升了準確度和識別效率。
第三項技術:“道路大模型技術”,實時生成道路拓撲\效果媲美高精度地圖,實時應對道路變化,堅持無圖路線。
在硬件平臺,小米汽車搭載兩顆NVIDIA DRIVE Orin高算力芯片,綜合算力508TOPS。感知硬件為1顆激光雷達、11顆高清攝像頭、3顆毫米波雷達和12顆超聲波雷達。
小米城區領航 2024 年年底將覆蓋 100 個城市,在接下來的一年,實現在2024年進入智能駕駛第一梯隊的目標。
小米汽車的入場,正式宣告人車家全生態正式閉環,小米澎湃OS上車就是我們最為關心的了。
硬件部分小米SU7搭載16.1英寸3K中控屏,超大56英寸HUD,外接小米Pad生態拓展屏,實現五屏聯動,搭載驍龍8295座艙芯片。
實際觀感方面,小米也展示出了UI界面,包括首頁車模、車外環境聯動、一鏡到底動效,雷軍現場表示,小米的車機一定是所有車最快的,1.49 秒啟動、3 分鐘座艙OTA升級、30 分鐘整車OTA升級。
在這次發布會上,大家期待已久的內飾也算是得到了正式的公開;三種配色分別是銀河灰、暮光紅以及曜石灰。
在整體內飾部分,小米SU7主打以人為中心的設計理念,采用了經典的環繞式設計,通過懸浮式的儀表臺及集成式的出風口,以達到最大程度的優化乘坐空間。
人體工學座椅、三輻D型方向盤、25揚聲器的杜比音響系統、氛圍燈這些配置搭配I級認證的嬰兒級親膚材料,也算是給整個座艙帶來了一定的豪華質感。比較好評的是在中控臺的位置上,SU7還是保留了一些諸如空調溫度風量調節、空氣懸掛調節等在內的物理按鍵。
說到小米最為擅長的智能座艙部分,算上可支持直接無感上車的后排拓展Pad,SU7這一次實現了5屏聯動。用雷總自己的話說,SU7的智能座艙,讓Xiaomi HyperOS真正湊齊了“人車家”生態的最后一塊版圖。
基于 Xiaomi HyperOS打造的這套車機操作系統,將以強大豐富的移動應用為基礎,為用戶帶來精致、流暢的跨端操作體驗。在交互體驗上,SU7的車機系統將擁有手機一樣的自由操作,字體、圖標、動效都和小米手機及小米平板實現了視覺統一。
汽車層面的生態也有專屬名稱:CarloT生態。中控大屏、儲物臺、座椅后背等位置均支持硬件拓展,小米CarloT生態面向全球生態開發者開放,統一標準化接口。
對了,特別感動的是對蘋果用戶也非常友好,支持無線 Carplay 功能以及 iPad 上車。
關于SU7的底盤,也是我們認為在這次發布會上比較新鮮感比較足的一部分內容,小米管這套底盤命名為:小米智能底盤。
在結構上,這套底盤采用前雙叉臂后五連桿獨立懸架的組合,搭配CDC減振器+空氣彈簧,配合小米全棧自研底盤控制算法,可以實現在毫秒之間的全場景自適應精準控制。
而在功能上,這套底盤系統就支持路面狀態自適應、彎道姿態自適應以及空氣動力自適應的調節,配合座椅的主動側翼支撐功能,配置規格還是比較越級的。
至于最終的結果如何,當然還是得等后續的試駕機會好好體驗一番,但從今天發布會上克里斯·班戈的場地飆車小樣中去觀察SU7的動態表現,我們認為這套底盤還是完全撐得起SU7的動力匹配的。
進入汽車行業,小米汽車今天公布了深度自研的摩德納技術架構,雷軍今天表示:小米的摩德納平臺架構要做 100 項第一、唯一、最;目前這個目標已經完成了大部分,還有一小部分沒有完成。
小米SU7實現了目前全球量產轎車中最低風阻:Cd 0.195。
小米首創一體化壓鑄鋁三角梁結構,將十余個零件一體式鑄鋁開發,拓展出了105L的前備箱容積,后備廂容積達到517L。
小米SU7采用鎧甲籠式鋼鋁混合車身,90.1%高強度鋼和鋁合金占比,最高強度達 2000MPa,與潛艇所用材質的強度相當。此外,扭轉剛度高達51000N·m/deg。
小米14系列與小米手表S3搭載了小米SU7同款顏色,分別是海灣藍、橄欖綠。
最后一條:距離小米汽車正式與我們見面,還需要數個月的等待時間。
(圖/文/攝:皆電 宗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