久久狂草_九九热精品视频在线_午夜免费一区_青青草好吊色_成人免费在线网_亚洲精品午夜电影

R汽車專訪:關于ES33和R-TECH的一切

行業 發布于:2021-03-25 09:54:06

3月18日,深圳大運中心,上汽集團召開“R品牌共創者生態大會”,會上R汽車攜手供應商伙伴帶來了品牌全新的技術概念“R-TECH高能智慧體”以及一款全新車型ES33。

此次大會,R汽車家族新成員ES33完成全球首秀,作為基于R-TECH高能智慧體打造的首款車型,R汽車強調ES33并不只是一臺新車,而是代表了一個新物種,即“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汽車”的新造車理念,而這款車型最快將與2022年下半年正式上市。

發布會結束后,R汽車接受了媒體的專訪,參與人包括上汽乘用車總經理、R汽車首席共創伙伴楊曉東,上汽乘用車副總經理、R汽車CEO俞經民,R汽車首席運營官姜輝,里面也爆料了R汽車的品牌與產品戰略,專訪內容如下:

提問:今天公布了很多共創合作者的名單,最后一排列出來挺震撼的,這是一個生態大會。之后和這些伙伴會有怎么樣的深入合作?比如說跟特來電的合作會有什么特別的?

楊曉東:特來電是我們的戰略合作伙伴。我們現在準備在家庭充電方面落地具體措施,首先在某些社區嘗試社區智能補電。有什么好處呢?第一,它可以在小區里集中,就像寬帶入戶一樣實現充電入戶,我們通過智能分電站,為小區鋪設線路,給小區的車主提供充電服務。同時,我們還能實現反充,打個比方,車主晚上充電是兩毛錢一度,白天賣給特來電可能就是五毛了,這個時候汽車就變成了一個儲能裝置。這就是社區智能補電,它已經不是傳統意義上的充電,而是一個智能充電網絡。

剛剛我還提了另外一個概念,叫自動補給機器人,我們也在和一些公司合作,到時候你家里沒有充電樁的,我們就可以讓自動補給機器人,上門為你加電。未來這些都會一點一點來落實落地。不過,不可能明天一口吃成一個胖子,它有一個路線圖,這些都是一些先進的理念,R汽車愿意嘗試和探索這些新的服務模式,所以不是充電的概念,而是智能補能生態。

提問:剛才我聽楊總談到可充可換,因為充電模式和換電模式在業界一直爭論很大,一般現在比較流行的說法是,個人用的電動車不會用換電模式,像一些出租車,比如在廣州有一些出租車用換電模式,因為出租車需要運行,如果車既可以充電又可以換電,那在設計中就有問題了,因為換電要非常快捷的,兩分鐘就要換電,非常快捷地把電池取下來再裝上去,會不會增加成本?

楊曉東:成本肯定是增加的,不過我們認為電動車補能是非常重要的,補能是一種服務,是對用戶負責,所以我們愿意為此增加一些成本。

換電現在比較多的場景是TO B,主要是換電站建設的原因,我們現在的換電站通常都是固定場景的,成本投入也比較大,出租行業或者租賃行業比較愿意承擔這個成本,比方說出租車,沒有換電之前只能運營一班,現在可以兩班倒,人休息車不休息,利潤變高了。

但是TO C的話,用戶需求沒有那么迫切。第一,家里可以慢充、充電站可以快充,如果正好附近快充慢充都不方便的話,那么換電也是比較好的選擇。第二,譬如周末想去杭州,電量已經用完了,這時候可以去換一個電量更高的電池,原來是600公里續航的,可以換一個1000公里續航的。第三,從商業模式來講,用戶可以選擇買一整輛車,也可以選擇買一個不包括電池的車,電池可以月供。現在MARVEL R已經在嘗試這個模式。

提問:今天晚上看到很多新技術,尤其是全球率先量產的英偉達芯片以及首發的激光雷達,這些新技術意味著新亮點,同時也意味著不穩定與挑戰,作為一個DEMO很容易,但是要保障實現穩定可靠量產的話,還有很多的困難和挑戰。R汽車將用什么措施推進來保證新車的量產?

楊曉東:您這個問題提得非常好,但是我們認為創新一定是有不確定性和風險的,否則也不叫創新。

我們今天講了英偉達的全球首發芯片;還有一個是中國區首發的4D成像雷達;還有全球首發量產的業內最頂級的Luminar激光雷達,它的創始人就是天才Austin,17歲開始創業。確實這些東西今天都沒有量產,但是這些是全世界最頂尖的玩家,如果他們不會成功,我認為其他人成功的可能性不會在他們之上。

創新,一定是充滿不確定性和風險的,但創新就是一定要不斷探索。科技兌現想象,如果你等成熟了再去用,那你永遠不是科技兌現想象,我們一定是想方設法率先兌現大家的想象。

提問:上汽和地平線的合作非常受關注,現在普遍認為中國自主芯片的發展需要全產業鏈的共同推進,您認為作為整車廠需要做什么?扮演什么角色?

楊曉東:上汽乘用車在2月份和地平線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基于地平線芯片的聯合開發工作,也已經在推進了。第二,確實像你講的,芯片的產業鏈非常長,從原材料、芯片的設計、封裝、測試,還包括圍繞這些產業鏈的設備,測試設備、工具鏈,挑戰很大,所以如果要國產化的話,我認為這是一個漸進的過程,而且需要時間。作為主機廠來講,上汽乘用車希望能和這些合作伙伴更深度、更直接地去攻關這些問題。

提問:第二個問題,您認為現在汽車算力還有多少提升的空間?

楊曉東:首先,算力提升一定是有摩爾定律的,摩爾定律一定會有極限,任何一件事物都有極限,就比如芯片到3納米,可能是一個極限。這時候如果要增加算力的話,要用一些技術方案來解決,比如說分層式。

第二,我們認為算力也不需要無限大,實際上算法和算力的匹配和數據回路的訓練更為關鍵,不是算力越大就越聰明,關鍵看你的數據回路和神經元響應的速度。目前大家能夠看到的算力就是1000 TOPS,我認為今后可能也會再上去,但是不是永遠會上去,肯定是會有一定的值。現在有一種說法,到L5大概需要2000 TOPS。

提問:看到今天生態大會上的這些黑科技,我對明年上市的新車很有信心,包括技術領先性、性能、品質等方面。我想問的是另外一個話題,最近大家都特別關注用戶運營,R汽車從亮相那一刻起就說要做共創者。這其實就是在做用戶運營,我不知道我們的用戶運營有沒有一個系統的思考?有沒有一個詳細或者長遠的規劃?

姜輝:感謝您的問題。 R汽車從成立之初,我們就把用戶運營當做是整個品牌的精神,或者說所有工作的出發點,目前我們也是從各個角度在和用戶共創。

首先,在產品上,今天大家也看到了我們的ES33,從造型到配置到整個對產品的定義,都是我們和用戶一起來做的,過程中有很多次的溝通,每周都會跟用戶做一些交流,基于大家對將來產品的理解來做共創。

第二是在商業模式上,我們成立了用戶智囊團,而且這個智囊團隊伍在不斷增加,一開始是在上海,現在已經覆蓋到全國的各個城市。作為我們來講,整個新模式、新零售體系建立的時間還比較短,這當中確實存在不少問題,我們的用戶智囊團很積極地在幫我們做改進和優化。

第三,我們圍繞用戶在做一些用戶權益的設計,有一些做積分,有一些圍繞用車權益的規劃。過去我們是TO B的想法,我們自己認為用戶喜歡什么我們就去做,但往往用戶不認可。現在我們更多是和用戶一起共創和探討,看怎么樣的方式能夠讓用戶喜歡。

第四,我們的品牌信念是“用戶即伙伴,出行即服務”,也就是要圍繞用戶用車當中的各個觸點來思考用戶最需要的服務是什么,我們會把有限的資源投入在這些用戶最需要的觸點上。比如,R汽車在上海的虹橋機場就有專屬的充電服務區,解決了用戶在機場停車充電難的問題,用戶開車到機場之后,就把車給到我們的工作人員,到了另外一個城市,比如到深圳出差,可以在深圳的機場開走一輛代步車,將來我們會陸陸續續在全國的很多機場布局服務區。隨著用戶越來越多,R汽車的用戶權益也會越來越廣。我們目前想的和做的,都是圍繞著用戶在出行中的需求來做的。前路漫長,我們希望今后能有越來越多的用戶與我們一起探討,做一些共創,所以我們今天的活動也叫共創者生態大會,這是它背后的意義。

楊曉東:我再補充一下,我們講科技兌現想象,是兌現誰的想象?是用戶。我們認為用戶有兩個需求,一個是產品需求,產品本身給他帶來的滿足,自動駕駛也好,智能座艙也好,都是來滿足用戶需求的。第二,社交需求,因為人有不同的興趣愛好,大家能夠在一起共享,把資源拿出來,這是一件很快樂的事情,所以未來我們不是以主機廠為主導,而是主機廠提供平臺、資源,讓用戶自己來管。我們將通過觸點形成一個數字化的鏡像,從而更了解用戶需要的是什么。

提問:第一個問題,我們剛剛講到電池可充可換可升級,除了這個還提出了硬件 “即插即用”,具體是指哪些部分?是自動駕駛的芯片還是智能座艙的芯片?第二,今天說的PP-CEMTM,我們用了全棧自研的高階智駕方案,國內品牌比較少提全棧自研,特斯拉和小鵬有提,背后可能是很大的全棧自研的團隊,我們在全棧自研自動駕駛的團隊方面達到了怎樣的規模?能不能簡單介紹一下這個團隊?

楊曉東:全棧自研主要是在算法和數據閉環上,包括數據的訓練、雕塑,形成閉環,構成算法模型。當然這個工作過程中肯定有很多合作伙伴,不可能啥事都自己做,但關鍵是這些技術的知識產權是我們自研的,形成我們自己的能力,而且基于這個能力,我們會不斷進化。

姜輝:我來講講硬件升級,傳統車產品同質化越來越嚴重,并且是主機廠給用戶定義產品,高中低配,給的不一定是用戶需要的配置,我們強調的就是產品由用戶來定義,軟件定義大家都很理解了,我們現在是硬件也可以由用戶定義。舉個例子,電池講可充可換,如果用戶一開始買車的時候沒有想好買什么樣的電池,需要多長的續航里程,他不需要付出昂貴的1000公里續航的購買費用,可以先買一個小一點的,600公里續航的電池,后續如果不夠用,完全可以升級到800公里、1000公里,這都是可以的。而且我們的電池在出廠前都會幫用戶匹配好,用戶即插即用,只要到我們的換電站,通過預約的方式,這幾個電池都可以隨時換隨時走。

第二,芯片到底多大算力是極限?現在大家都在講1000 TOPS,也許以后1000 TOPS也不是天花板,可能會更多,我們給大家留下可能性。如果將來做到L4、L5級別的智能駕駛,算力不夠,也是可拓展的。

第三,配置可以像樂高一樣可插拔,我們不會在出廠的時候,按照高低配設置產品,而是根據用戶需要設置,用戶將來可以在我們的商城里選擇他需要的配置、AIoT智能硬件,我們會打造這樣的產品生態。現在我們也在找很多設計團隊,包括其他品牌伙伴來共同打造生態。我舉個小例子,現在車上的手套箱空間經常是浪費的,以后我們會在手套箱里預留好通訊和充電接口,有些女性用戶可能覺得這個地方放化妝盒比較好,用來放化妝品,她可以在商城上選擇化妝盒放在這里。有的新手爸媽用戶可能需要帶寶寶出行,可以給小朋友放個熱飲料。這就變成了一個可延展的空間,而且充滿想象,類似這樣的自定義將來還有很多,就不一一展開了。

楊曉東:現在還有很多東西沒講,黑科技有很多,用戶可以自定義智能硬件設備,我們預留接口和通訊協議,提供足夠的帶寬,用戶插上去就可以用了,比如說想玩游戲,游戲手柄插上去就可以了。

零束是上汽集團的軟件中心,智駕中心也是上汽集團的智駕中心。零束是一個全棧云管端SOA,包括智艙與智駕,智駕是其中非常核心的一塊。但二者本身都屬于同一個集團,也是上汽乘用車的智駕中心和軟件中心。

提問:我們會有自己的換電站嗎?

楊曉東:我們會建,但不一定是自建,可能會合作,也可能會自建。現在上海出租車的換電站已經開始啟用了,不是自營的,是和頭部企業奧動新能源合作的。

提問:第一個問題想問曉東總,這幾天確實是好日子,活動特別多,很多車企這兩天紛紛發布年報,今天還是奧迪的年會,兩個不同的企業,有兩個相同的點,第一是全押寶中國,因為中國市場份額提高,第二是都轉向電動化,預期到2025年在中國要賣一百萬輛電動車,電動車一定程度上也代表著新勢力,R汽車也是以國家隊新勢力自稱,面對這種跨國車企的競爭,我們啟動還算比較早,當這些百萬量級的巨頭押寶電動車,我們的勝算在哪里?

楊曉東:第一,我感覺這個行業有點像“大躍進”,我也可以提過兩年一千萬,提數字的很多是職業經理人。第二,R汽車想做的是“科技兌現想象”,就是想做特斯拉做不了的,蘋果有可能做的事情,因為它是智能車,智能數字化產品。

提問:我有兩個問題想請問俞總,今天推出的ES33是更加劃時代的車型,我想了解除了這款車之外,R汽車之后的產品規劃,能不能相對具體介紹一下?第二個問題,因為智能汽車最終的目標是實現數據驅動,特斯拉現在的存量優勢也給數據驅動帶來很大幫助,我想知道R汽車有沒有一些階段性的銷量目標?

俞經民:我們今天帶來的是R汽車的第三款車,楊總已經做了承諾,明年下半年上市,壓力巨大。但是大家可以看到這款車不是模型車,不是單純的概念車,是可以量產的概念車,這個節奏我們還是有點把握的。第二,R汽車推出的第一款車是去年8月13號上市的ER6,它很有特點,續航達到620公里,充電15分鐘能跑200公里,所以銷量還是蠻穩定的,逐步往上走。今年1月份這款車有很多訂單和交付量。到今年2月7號我們做了第二款車的發布,首款5G車MARVEL R,推動2月份、3月份銷量都往上走,而且從價位段來看,用戶完全接受這樣一款中高端的產品。可靠的三電技術保障是基礎,還有一個關鍵是智能,所以MARVEL R 26.98萬帶R PILOT智駕成長包的車型占總銷量的19.5%,23.98萬的PRO版占42%,Model 3也就是這個價格。可以說MARVEL R在這個價位中是最好的SUV,而且5G-V2X各方面的升級是實實在在惠及用戶的。R汽車的第三款車ES33今天大家看見了,明年肯定上市,我希望還能快一點。所以希望楊總加油,新車能不能明年6月份就上市?ES33我們保證明年交付給用戶,從現在到交付這個過程中和用戶共生共創共長,整個生態都和伙伴一起來做。我跟姜輝講,作為新勢力的國家隊,新勢力的特點要保持住,可能車不多,但是一定要形成突破,在ER6、MARVEL R、ES33的基礎上突破。我們希望所有產品的基礎,就像今天跟大家講的一樣,是高能的智慧體,不再提平臺、架構,這有點old,平臺和架構是分布式的,跟剛剛大家提的問題是格格不入的。真正的AI一定是數據喂養,有算法的迭代,才能解決實際的問題。所以我們的新產品不再是原來分布式的,也不再把它稱為平臺架構,而是叫高能智慧體,只有新物種,才有這樣的可能性,謝謝你的提問。

楊曉東:我再補充一下,剛剛講的不只是上汽乘用車的劃時代產品,這款產品出來應該是全球的劃時代產品。不管是它的造型還是內涵,還有它的技術都是全球最頂端的,甚至是還沒量產的。第二,俞總說R汽車的產品很受中產階級歡迎,意思其實是家庭比較殷實的用戶,或者說特別喜歡嘗鮮的用戶都很喜歡。

俞經民:我個人認為,20萬之上的價位可能是一個升級很明顯的門檻,中產階級會喜歡,20萬、30萬、40萬價位的車型,都是有真實的客戶需求的。第二,未來銷量有沒有確切的數字?當然會有,這不是我決定的,是用戶決定的。而且推出新車不光要符合用戶的需求,還要看市場環境,這樣才能長遠地往前走,所以高能智慧體會不斷升級迭代,我們業務的架構和用戶溝通的業務模式、商業模式也要不斷迭代和進化,謝謝你的提問。

提問:一些廠商有些概念車像量產車、量產車像概念車,硬件很潮,外形也很簡潔,跟傳統車有很多不同,你們在零部件供應和生產上是不是有特別的要求?有沒有做一些生產的升級準備?請楊總介紹一下。

楊曉東:從上汽乘用車角度來講,我們本身就是一個跨國企業,我們是唯一一個海外銷量能占總銷量的20%的中國車企,而且我的產品很多都是進入高等級的市場,比如澳大利亞、歐洲。在某些市場盡管我們只有一款車,比如英國、挪威,但單月銷量是前三名,所以今年預期我們在歐洲市場還會進步。我跟澳大利亞媒體從打架開始認識。我在悉尼受采訪的時候,媒體問我中國車安全是幾星級,我說三星級,他說不行,澳大利亞就要五星級。我說我的造型很好、性價比很好,他回了我一句話,說你們中國車不關注安全。當時我在會上給他一個承諾,我們兩年之內進入澳大利亞的車全部將是五星級,而且不光是澳洲五星級,還是歐洲五星級,是最高等級。現在我們在歐洲銷售的兩款車,都是歐洲五星級的安全,我們的架構和生產線早已經準備好,目前中國沒有其他哪家車企能夠做到歐洲五星級安全的產品。我們去年去了歐洲,德國、法國的媒體評價非常積極,這款車的出現一掃過去歐洲人對中國車安全和廉價的擔憂。我們在品質上早已經準備好,之后再進一步升級,未來智能車對生產線的要求可能還是有點不一樣,我們要把上海臨港工廠打造成高端純電數字化工廠,做全球的標桿工廠,如果大家明年過來看的話,它會是一個嶄新的工廠。所以大家不用擔心品質問題,上汽集團出品,這恰恰是傳統企業出身車企的優勢,規模和品質都是我們的優勢。我以前講過R汽車叫雙優生,現在的車企有沒有在創新的路上和品質的路上都拿“優”的?我們就是要探索這一條路。中國汽車到歐洲去,還要達到歐盟的標準,車的用料80%以上是要環保的材料,也就是說我們開發一款車的時候,供應商提供的用料就已經在這個標準中了,開發中都已經標識出來,所以現在出口的兩款車都達到歐洲標準,這個在全球目前也沒有其他車企達到。第三,還要符合歐盟的個人隱私保護標準,為此我們在開發當中專門找了一家歐洲的公司合作,所以車子出去是完全符合他們的要求。我們的車不管是在數據安全上還是品質上,那都是杠杠的,至少是代表中國汽車走出去,沒有為中國制造丟臉。大家可以看去年10月份德國最權威的汽車媒體的報道,有一篇文章就是關于這個的。我們現在在海外發展得很好,這本身就是我們的優勢,我們就是要保持這個優勢,不管是規模的優勢還是品質的優勢。

提問:我是來自電動邦的,有個問題想問曉東總,我們知道上汽集團是目前國內最大的汽車集團,不管是銷量還是營收,R汽車如何與原有的品牌進行協同?包括不同定位的區分。

楊曉東:這個問題非常好,第一個,純電智能車是藍海,現在不怕入局的品牌多,而是怕品牌太少,因為這是一個藍海,現在品牌還太少。第二,我們在兩條跑道齊頭并進,傳統跑道我們在跑,創新跑道也在跑。傳統跑道需要的是規模,必須要有規模。特斯拉為什么降價?我們的理解是,特斯拉市值1萬億,它最不能忍受的是蘋果的市值2萬億,將來蘋果造車,這2萬億市值的手機市場會搶走多少用戶。第二,智能手機已經沒有想象空間了,衣食住行整個生態就是在“行”這一塊是比較缺乏的,蘋果要形成完整的生態鏈,一定要往“行”的方面拓展它的業務。基于這兩個點,我們認為蘋果要入駐汽車行業,概率應該比較大。剛才我講了,我們要做特斯拉做不了的,或者說蘋果會做的事情。

蘋果入駐,特斯拉確實有點擔憂,因為蘋果有硬件、軟件、第三方開發者生態,全球有1700萬開發者,中國400萬,它還有自己的生態圈。我們也要在創新方面的跑道去跑,R汽車能夠為上汽乘用車2C的轉型、創新的轉型闖出一條道路。從這個角度理解的話,上汽的品牌并不多。

提問:今天我看發布會的時候關注到了一個研發的數據,我們有一個5年200億的投入,這是很高昂的研發成本,怎么實現這個成本的攤銷?

楊曉東:規模是我們的優勢。我剛剛講了,我們傳統的跑道也在跑,很多背后的服務、職能、架構,本質來講還是可以共享的,所以規模很重要,必須要有規模。我們國內有四個工廠、海外有兩個工廠,一共六個工廠。

提問:現在大眾和吉利都在想辦法把自己的架構、平臺開放給其他的品牌,我們有沒有這樣的打算?

楊曉東:目前還沒考慮,但是不排除。我覺得任何事情都要有想象空間,關鍵是第一,利弊在哪里?第二,時機在哪里?今天對我們來講,我們的E2架構是最先進的,首先要確保我們有全球最優秀的科技落地,這是優先級最高的事情。

提問:問一個品牌方面的問題,剛才提到傳統方面有榮威和MG,一個是家庭化,一個是年輕化,那么在創新跑道上,R汽車是怎么劃分定位區分的,它的最高售價規劃是多少?

楊曉東:這個問題很簡單,第一個,我先講大勢,純電智能車這個賽道現在是藍海,R汽車的出現不是多出了一個,而是市場上這樣的品牌本來就很少,我們增加了一個。對上汽來講,可以說叫左右開弓、雙劍齊發。第二個,從定位上、用戶上、運作模式上來講,R汽車和其它傳統的品牌都是有區別的,所以應該說有足夠的差異化。

提問:有個問題想問楊總,因為今天的ES33是首次亮相,想先請楊總幫我們簡單介紹一下這個車大概是什么尺寸,什么級別?第二,就像您剛才所說,這臺車對于R汽車來說是非常重要的一款產品,因為它集所有科技于一身,為什么會選擇這么一個跨界的車型,而不是選擇走量的車型,或者說傳統的轎車和SUV?

楊曉東:我們已經觀察到,第一個,純電智能車是一個新物種,不能用傳統的體量大小或者車型來區分,所以想象的空間是很大的。第二,如果一定要和現在的車型理解在一起,你可以理解它更像一個轎跑SUV。轎跑現在是年輕人和追逐科技的消費者很喜歡的一種車型,這幾年總體來講,市場的接受度越來越高,所以轎跑是一個主流市場,這款車也一定是一個主流市場。第三,在今天從純電車和傳統燃油車上來區別,我們看的是價位段。比如,R汽車的純電車定價是在20萬-30多萬,那我們希望我們的純電車可以代替這個價位段的傳統車。所以我們說用戶運營、電池補能等等都是很重要的,就是這個道理。

俞經民:這輛車的銷量可能會十分大,因為30萬這個價位段有很大的需求量。中產階級換車不會買20多萬的,會買30多萬的。還有關于硬件的升級、軟件的升級、共創的生態,在這一年時間中還會有很多的變化。我們的最終價格還要和用戶互動來決定,但就是那個價位段了。

楊曉東:20萬-30萬的價位段在中國有400萬銷量的市場。

俞經民:20萬到25萬,25萬到30萬,30萬到45萬,每一個價位段都是不一樣的。我們恰恰不擔心30萬這個價位段,如果有100萬輛的純電車消費也不稀奇,因為市場有需求。我們不會因為R汽車的產品賣到到30萬這個價位段就擔心銷量,我們需要擔心的是有沒有get到消費者的差異化需求,從造型到智能駕駛到全棧解決方案,這些能不能持續往上升級,決定了R汽車真正是一個新物種,而不是做秀。

姜輝:這個問題我也補充一句。我們的產品是和用戶共創的,所以在產品打磨過程中,我們也真的經常和用戶做交流。現在R汽車主流用戶,80后占的比例相對更大一點,年輕一點的90后,還有一些追求新潮的70后也都有。MARVEL R上市以后,我們發現他們買的新車已經不是家里的第二輛車了,很多是第四輛甚至第五輛車,尤其是一二線城市,這樣的情況更普遍。這個情況給到我們的反饋就是,他們后面再換車的時候,是不希望再去選擇一個和曾經自己開過的轎車、或者很傳統的SUV,他們就喜歡有個性、與眾不同的車。這也回到剛才楊總和俞總提到的,這輛車將來在市場上的表現,我們是很有信心,很有期待的。

第二,我們在分析客群的時候發現一個現象:這個時代最大的用戶群體會是90后甚至00后,他們再過三四年就會慢慢成長起來。前兩天楊總給了我一個很好的表達,他說這些更年輕的用戶是非常有個性的,可能不太想再去買一個自己的爸爸媽媽曾經開過的車。當然今天又想了想,可能有些品牌,比如說有些老師提到的所謂在中國長期霸占行業地位的品牌,它們的車可能已經是爺爺開過的車了。所以對這些年輕用戶來說,他們對這些車子已經沒有感覺了。我們在做智能純電車這條路上發現,隨著客群的變化,最后誕生的產品可能跟原來大家的理解都會發生很大的變化。

楊曉東:我補充一下。第一,年輕人的消費習慣是按照天性而來,我們要充分理解。第二,這個市場足夠大,我們瞄準的是20萬以上到30幾萬這個價位區間,在中國今年是400萬輛的市場,而且純電智能車的差異化已經足夠明顯,消費主力已經是80后、90后,再過五年00后都要上來。

俞經民:我們已經出口出海,在為國爭光了。不光我們在發力,所有人都在發力,集團相關資源都在發力。剛才講了特來電,全世界還有第二家特來電嗎?你說它是充電企業,它說自己做的是能源管理。現在中國有不同的單位、不同的時間、不同的收費,怎么安排?如果只是靠去堆積電量讓續航更長,作為廠家會覺得很丟臉,因為這是個悖論,電池是有分量的,本身也要消耗能源。所以不光是我們,也有些企業在一起發力。了解到這些情況,我們要拿出創新方案,剛才問到了換電充電,換電和充電其實不矛盾,都在往前走。奧動在上海給出租車網約車提供換電,20秒鐘就能完成一次,所以不光上汽在發力,還有好多中國的創業者也在發力。現在電芯方面還有很多新的可能性,最后會拿出TO B和TO C的方案。楊總拿出的方案是硬件可插可換可升級,軟件可買可賣可定義,生態共享共生。電池可以升級,這樣下來用戶模式也就不一樣了,用戶獲得的成本也不一樣了,所以我們的服務路徑都不一樣了。

楊曉東:剛才講的零束的云管端的SOA一體化的全棧軟件平臺,4月在上海要正式發布。這個軟件平臺是原始化的,可以由用戶去定義,就像搭積木一樣,搭成一個莊園或者房子,可以自己去編程,就像蘋果手機的應用一樣,第三方也可以上去定義,用戶也可以去定義。這個SOA是向全產業鏈開放。

俞經民:曉東總說的是上汽零束SOA平臺開發者大會。零束是我們上汽的軟件中心,有很大的開發力,數據決定體驗,軟件定義汽車。我們這一塊和零束很緊密,渾然一體。

楊曉東:零束總經理也是上汽技術中心的副主任,我是技術中心的主任。

提問:在產品方面我們和蔚來有些相似的地方,也可能和智己汽車有一些重合的業務,我們有沒有什么在差異化競爭方向的戰略?

楊曉東:你看所有的車最終都像車,汽車和馬車也像,四個輪子。如果一定要說差異化的話,還是要回到使命和自己想做的事情,叫科技兌現想象。

俞經民:你繼續觀察我們,我從品牌名字上給你一個反饋,蔚來名字起得很好,你有沒有未來?智己的名字起得很好,人生得一知己足矣。R汽車,我們很關注特斯拉,也很關注蘋果造車,蘋果咬一口以后什么感覺?就是R,這是我們要的。

提問:剛才大家提到了命名,ES33這個命名背后有什么含義?第二個問題是關于智能駕駛,因為前幾天友商提到了明年L4自動駕駛技術可以上車,但是現在在道路和法規障礙下,有些觀點認為國內品牌的步子邁得有點大,您怎么看待這種觀點?第三,關于市值,昨天寶馬的財務董事也提到,乘用車企的市值是有被低估的,您是否認同這個觀點?

楊曉東:首先,ES33的命名,E代表電動,S代表SUV,33,則代表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第二,現在要實現L4級自動駕駛根本不可能。L4級自動駕駛基本上接近完全自動駕駛,它和L5級自動駕駛的區別實際就是場景不同。L5級自動駕駛場景下,是人不用坐在前面,而L4級自動駕駛場景下,人還要坐前面,但基本上不用人為干預。當然,我也可以告訴你,我們的車的配置是可以達到L5級自動駕駛的,但是現在說這個沒意義。但可以肯定的是,至少你現在看到我們這款車上的配置是最先進的,不管是英偉達的創始人,還是Luminar的創始人,現在都是走在行業最前面的。他們對上汽有信心,否則不會把產品首發的機會交給我們。他們肯定也會進行評估,他們會找實力相當,比較相稱的合作伙伴,就像找另一半一樣,要門當戶對的。這些全球最牛的公司為什么找到上汽,把全球首發的機會交給上汽?這些世界級的企業對上汽的理解,其實就代表了外部市場看好哪個公司,就愿意跟誰合作,愿意把最先進的東西拿出來。它們合作拿出來的產品就代表了最先進的行業水準。

提問:很多人認為,跟特斯拉、小鵬這些新勢力品牌相比,傳統車企的市值是被低估的,您怎么看待這種觀點?

楊曉東:如果炒股票的話,我建議大家不要去炒,換手過于頻繁的話肯定是要承擔很大的風險,只有長期持有你看好的可以增值的股票,才有可能真的實現增值。股票的價值當然也包含了對未來的預期,但它背后還是資本在起作用,所以千萬不要跟風。同時,也不要只看到股票一個階段的價值,關鍵看它背后的邏輯。我相信有價值的股票總會到達它應該在的位置,王者肯定會回來的。

俞經民:回到自動駕駛這個問題,我們的答案,不會完全按照所謂的L1到L5去劃分。經過多年在自動駕駛方面的研究以及探索,我們認為自動駕駛主要解決的是一個個場景,就像剛才楊總發布會上提到的自動駕駛。目前市面上的自動駕駛技術比較單一,基本都是靠雷達或者攝像頭來實現。在中國,自動駕駛方面也有優勢,比如MARVEL R的5G V2X,有高精地圖;再加上剛才楊總也很詳細介紹了中國首發PREMIUM 4D成像雷達,再加上最好的激光雷達。從上汽角度來說,我們是用全球視野來集成這些優勢資源,來解決更多的出行場景。我以前有幸見到過英偉達創始人黃仁勛他們公司造出來的虛擬機器人,非常的漂亮、逼真,精細度做到可以看到汗毛的程度,所以說大家的技術都在往前走。但是現在要打造自動駕駛為主的智能車,還是得一個一個場景去做、去解決,大家還是一起往前沖、一起努力。

楊曉東:相信今天這個發布會過后,會有很多人去找英偉達這些合作伙伴。所謂的L4級自動駕駛也好,L5級自動駕駛也好,說起來實現還是很遠。大家把我們這個車理解成能達到L5級自動駕駛也是可以的,因為它的場景會不斷擴大,至少從這些合作伙伴的產品先進性上這一點上,今天來講已經可以說是最先進的。第二,看問題要從全球來看。回到市值的問題,特斯拉Model 3去年在美國銷量降了35%,而且在大眾ID.3和ID.4出來以后,特斯拉在歐洲市場就不是銷量第一了,只有在中國市場的情況不一樣,它的增量全部是在中國。全球沒規模所以它要降價,一看中國是好地方,先在中國降價。如果倒過來說,沒有中國這個市場的話,它可能沒有那么好的市值,所以不要看一時的市值。我剛才說了王者歸來,做雙優生很難,尤其是品質、規模和創新上都是雙優生更難,但是我們有優勢,在相對欠缺的地方我們也要去補上。這些只是個人觀點,不要因為這個炒股票炒壞了,股票投資還是要看長期。

提問:我想問三個問題。第一個問題是問俞總,R SPACE城市異想空間已經成了魔都新晉網紅“打卡圣地”,跟之前的規劃相比,下一步有什么安排?第二個問題問姜輝總,因為咱們的技術非常領先,但是涉及到用戶的隱私,比如激光雷達成像在路邊拍到不該拍的,在環境的隱私這方面我們有沒有保護措施?第三個問題問曉東總,我比較驚訝的是發布會的時間特別短,專訪時間特別長,為什么發布會不多講一點?

俞經民:能夠在黃浦江東岸、東方明珠正前方的“魔都魔心”之地建起R SPACE城市異想空間這么一棟房子是前所未有的,能夠占地1800平,房子是200平方米,也是在楊總一而再再而三的堅持下才挺到了今天。我們是去年8月份建起來的,得到了上海市和浦東新區的支持。大家都覺得這是一個很有上海科創策源地感覺的地標建筑,而且也有眾多的媒體和用戶在這里一起進行了很多的互動和交流。原來計劃是開到今年3月30日,最近我們又申請延期六個月。這點上姜輝開始挺緊張的,因為馬上到上海購物節了,但是光在上海也是不夠的,所以4月份R SPACE城市異想空間會開到北京。我們在第一天設計R標的時候,設計出R SPACE的造型,楊總第一眼就看中了,我們就馬上往前推動。從一開始我們的初衷就是這個建筑地標的影響力要超過“大黃鴨”,所以R SPACE只在上海,絕對不行的,所以4月份要開到北京SKP,然后再開到廣州、深圳、杭州、成都。為了讓大家能夠更深切了解到R SPACE,所以往后在里面舉辦的活動,也會吸取在上海的經驗,做跟人文、藝術相關的活動,不光是一個汽車出行方面的交流,還會繼續推動我們R汽車科技兌現想象,讓用戶從喜愛到信賴的內涵。

姜輝:我來也簡單回答一下你剛才的問題。首先從標準上提到了,我們是滿足歐洲用戶隱私標準的,這肯定是比國內的要高很多。第二,我們這家企業的特點也決定了我們非常注重用戶隱私,比如前兩天的315晚會,當天晚上俞總就打電話給我,我們在用戶隱私這一塊有問題嗎?我馬上匯報,沒問題,為什么?實際在設計之初是考慮過,后來在評估過程中,發現它可能涉及到會侵犯用戶隱私,所以我們就沒有做了。第三,在我們本身的設計上,對于上汽來講,所有的數據回落是在上汽集團內部,我們有數據中心、數據湖,所以我們的數據都是在自己的體系里。基于剛才講的這三點,應該能讓各位老師放心。

楊曉東:數據安全是我們打造智駕里面最重要的一環,大家可以放心。剛才你問我們為什么發布會會短。因為在我們看來,發布會就像上一堂課,不能超過45分鐘。今天的專訪,我們和各位媒體老師實際上不是采訪,我認為更多是一種交流,交流是“酒逢知己千杯少”。因為大家不是經常見面,看到你們來了很高興,希望能夠用心地暢快交流,所以今天不預設問題。今后上汽乘用車所有媒體專訪,都不預設誰來提問,提問什么,大家就用心交流。也希望各位媒體老師寫文章的時候稍微手下留情就可以,我相信各位媒體老師也會愛護我們。

提問:您剛才提到我們用了很多的頂尖供應商最前沿的產品,這是不是會提升我們的整合能力、集成能力以及團隊的要求?整個團隊如何應對這種新的潮流,工作機制對比以前有什么不同?另外剛才俞總說我們的R SPACE要進駐北京SKP,現在很多新品牌在各個城市優質地段的搶奪是特別激烈的,咱們對地段的要求或者說選擇的標準是什么?

楊曉東:這確實對我們團隊的挑戰很大,但是必須要過這個檻。作為自主品牌龍頭企業,上汽集團又是第一大集團,我們不去挑戰,誰去挑戰?所以這對我們來講是當仁不讓的,這是我們的責任,困難再大,我們都要去克服。

俞經民:去年年底大概商圈店覆蓋到了40個城市75家店面,不能晚于6月底建成100家,到今年年底我們努力沖刺200家。現在進商超,我們也是經過很多調研選定的,因為我們還是蠻受歡迎的,特別是銷量增長、客戶多了以后,包括我們的MARVEL R,23.98萬的價格在市場上得到了比較好的反饋。面對終端用戶,我們是想能夠融入大家的實際生活。現在商業地產也比較發達,不光是購物場景,如果是單純采購的話,只要電商網絡上購買就可以,但是商超會有很多帶小孩、帶家人出來一起游玩、購物、聚餐的場景,這對我們這些新品牌的發展有很大的幫助,它只是是觸點,后面要進一步的發展,必須要實現線上線下融合,實現主題化,一定是往前走的。上海在打造直播之都、電競之都,當然也是在往上走。以前商超或者中高級的商場,一樓原來都是賣化妝品,現在幾乎沒有了,所以它們都在發生變化,我們也是應運而生,在往前走。這只是一個端口,我們跟用戶的每個接觸點,在線下的要形成閉環,對用戶的了解要形成閉環,才能往前走。

楊曉東:去年8月份我們開始招商,那時候好難,進商超也好難,現在的情況完全不一樣了,剛剛還有兩個投資人過來說,準備在北京再開一家店好不好?我說你去問姜輝。今年我們準備擴展到200家R STORE,新建100座以上超級充電站。今后在商超購物的時候,如果你正好是R汽車車主的話,你是有優先免費停車的權益,你也可以把權利讓給朋友,也可以積分,這些我們都在設計當中,如果不是R汽車的,是媒體老師的話,我相信姜輝也會給優先權。上海就更多了,有二十幾家R STORE,深圳是4家R STORE,充電樁的接入今年要達到35萬根,超充樁是1000根,100個超充站。在上海發展比較快一點,我們一步一步來,在上海今年可以在內環3公里就有一個超充站,中環7公里是一個超充站,整個能源生態圈,希望到明年有一個初步的雛形,大概是這樣。

提問:因為發布會上提了很多激光雷達、芯片等方面的技術,而前一段時間無論是新勢力還是其他的主機廠都已經有提及固態電池包括石墨烯電池,請問R汽車在電池這方面的技術選擇是怎樣的?

楊曉東:首先固態鋰電池也是一個發展的方向,但是真正要量產,最樂觀的也要到2025年。所以現在就宣揚固態電池其實有些“大躍進”了,這是說給資本圈聽的,也沒這個必要。R汽車所使用的電池到明年也會提供從600到超1000公里續航的多重選擇。在電池技術上我們主要是和寧德時代合作,上汽在這方面有很強的布局。比如在固態電池產業的投資,不管是在國內還是海外,我們都有相應的投入和布局,而且都是最領先的企業。

固態電池還有三個問題沒有解決,不是技術問題,而是科學問題。所以這個事情我們可以激進,但同時也要尊重客觀事實。在一定的客觀現實的基礎上,大家有這個進步的欲望是好的,但是實現這個目標還是需要時間的,我判斷是到2024、2025年,最早也要到2025年固態電池才會真正量產。因為我們已經在這方面布局好幾年了,對固態電池的發展有一定的了解,所以我們認為還要等一段時間。

到明年,上汽的電池無論續航里程多少,都會是同一個尺寸。基于相同的電池尺寸,如果你初期訂閱的是續航里程600公里的電池,之后又想換成1000公里的,那么等1000公里的電池出來了,也是可以替換的,而且兩分鐘就可以完成換電,哪一天又想換回來也沒問題。不過我不建議大家都換1000公里,因為即使是相同的電池,它的實際續航里程也會因車而異,很多都是概念性的問題,但是我相信技術一定會發展到這個程度,解決這些問題只是時間問題。

提問:問一個電池問題,在發布會上您講到電芯的監測,如果行駛過程中監測的話,成本怎么考慮?還有R汽車在商業模式上不斷迭代升級,在電動化、高端化的時代,R汽車在商業模式方面有哪些亮點?

楊曉東:電池技術怎么做到持續監測,第一個是電池本身。上汽在電池上的投入是比較巨大的,研究時間也比較長,在電池技術上,除了在電芯方面通過和寧德時代合資成立時代上汽進行合作研究外,其他從電池管理系統到電機電控全部是我們核心自主研發。所以在這方面我非常自信地告訴大家,無論和全球哪一家主機廠相比,我們都是非常先進的。在插電強混技術上,全球最牛的OEM也對我們這個技術非常有興趣。基于這個,我們要將下一代R汽車的電池,做到不自燃,達到航空級標準。航空級標準有幾個,一個是ASIL D級,它是通過物理和軟件做到整個電池包不熱失控。電池包里面有很多電芯,其中一塊電芯壞了以后會蔓延,所以它不是快充好了以后馬上就會熱失控,而是過一段時間,基本上都是用戶停在車庫的時候,過了一段時間電池包短路了,這個時候就開始一點點冒煙出來了。我們的技術可以讓整個電池包不會熱失控,所以你看不到冒煙,這也是我們的核心知識產權。

第二就是我們對電池的健康管理,我們的后臺會對電池的數據進行實時監控,特別是實行換電模式以后,系統對這些電池都是非常了解的,進行云監管,根據出來的數據判斷電池到底是什么狀態,如果判斷存在一些問題的話,會主動跟車主聯系。所以說,不管怎么樣,我們將會做到電池包的零自燃,或者說無限于接近零。

俞經民:國家對電池也是有技術要求的,大家對智能車很關注,已經有廠家在做軟件升級的定義模式,因為硬件冗余比較大,用OEM主導,進行軟件升級訂閱、付費訂閱,這是一種比較新的模式。但是從將來看,現在這個模式已經不夠了。今天我們和大家介紹的是硬件可以插拔、可以升級,軟件跟用戶一起定義的模式。用戶是我們的伙伴,一起來開發,真正讓這個車的智能達到用戶更了解的形態。讓服務來找用戶,這樣共創的生態、共創的業務模式就比較新。而關于充換電模式,隨著三電技術不斷進步,已經發展到這個水平,現在看來搞換電這個方向是對的,可以快充,也可以快換。其實我和大家做了很多交流,大家要盡早買新能源車,有車位的話趕緊裝充電樁,快充會發展得越來越好。而快換的話,商業模式又不一樣,你買一個續航400公里的車平時用,周末要出去就租一個續航800公里的,回來再還掉,這樣你買的時候就不用付800公里的成本。我們的電池可以做成10年的生命周期,或者100萬公里的生命周期,所以我們自己會做電池技術上的平衡,不斷探索硬件、軟件的商業模式,目的不是要通過這個馬上賺多少錢,而是滿足用戶的感知和方便,兌現用戶對智能出行的想象。

楊曉東:上汽的電池肯定是最安全的,而且不光在國內,現在我們的電池熱失控概率可能就是其他廠商的十分之一,電池熱失控本身概率就很低,我們的概率更低,明年是進一步往零自燃目標去做。

姜輝:剛才兩位領導講了我們現在對電池安全有多重保障。有老師問到我們和特來電、國網合作,這是因為在充電生態和智能社區、智能微網建設以外,充電安全也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有具體數據顯示,70%以上的電動車自燃不是車子本身出現問題,而是充電環節導致。我們所合作的特來電、新興和國網這三家的充電樁在目前國內充電樁中占比超過80%,目前全國共30萬根充電樁,他們擁有超過25萬根左右,所以我們跟這三家頭部企業合作之后,在充電環節就能夠盡量避免自燃或者安全事故。因為客戶充電基本就兩個場景,一個是自己家里,自己家里的全部都是4G智能充電樁,客戶插上充電樁后的前幾秒鐘都是對整個車輛進行檢測,除車輛本身的自檢以外還進行兩輪檢測。如果是公共充電樁,我們跟這幾家進行數據合作,同樣會進行檢測,如果兩輪測試都沒有問題的話再啟動充電。所以在安全智能充電這一塊,后面我們會有一些信息露出,有哪些合作伙伴,在哪些方面落地合作,我們會陸續向大家做介紹和披露,肯定會有很具體的場景給到大家。

提問:問一個關于5G的問題,因為之前有一段前財政部部長樓繼偉關于5G的講話被廣為流傳,大致意思是說5G技術不成熟,運營成本很高。今天發布會提到了六重融合式感知體系,其中有5G V2X技術。我想問一下,您認為汽車是一個好的5G應用落地的場景嗎?5G V2X技術什么時候能讓消費者真正體驗到?

俞經民:我覺得要在全國范圍內覆蓋到5G信號,現在看來成本還是比較高的。我個人認為5G技術就是為智能汽車而生的,它的延時很低,智能駕駛如果延時長那就闖禍了。所以我覺得5G在中國有先發的效應,我們和一些國際的品牌在智能車發展的快車道上,5G是我們的優勢。我們一直講這個場景是一步步推動的,從智能網聯車、到智能座艙車、再到智能駕駛車,里面有融合,可能其他國度的其他品牌對這種融合是不了解的。所以我們是很愿意5G汽車和5G使用環境能夠得到更廣泛深入的發展,我覺得肯定可以給智能汽車插上騰飛的翅膀。

楊曉東:2019年就有5G手機了,關于5G大家談了很長時間。技術的發展最后也不是以人的意志為轉移,一旦形成會突破很快,呈指數級增長。恰恰是硬件可拓展,我現在放了5G,你不用可以,過了三年以后5G起來了,這個車還是5G車,這時候你去開4G車就后悔了。第三,你看各大城市都搞5G,園區都有了,上海就有兩個,北京也有,大城市基本上都有5G園區,各地政府都非常重視,一旦成為氣侯的話,5G應用就會推得很快。我希望我們的車不會過時,所以我們的車的硬件是可拓展的,這就回答了前面的問題。而且這里講的5G是指5G V2X。

俞經民:5G在云管端是能發揮作用的,我理解5G鋪設成本比較高,5G技術在車上的使用是涉及到云管端各個方面的。 5G的汽車過了一兩年還能往上升級,和其他車就不一樣了。

提問:剛才楊總也說了我們R汽車要為用戶用科技兌現想象,我們的標簽應該是科技,今天也講了一些黑科技。我看到現場最主要講的是傳感器和芯片,我想知道為了去兌現科技的標簽,從現在到ES33明年正式出來,在這期間內,還會有新的黑科技加在這款換車上嗎,還是說目前這個車主打的就是這兩項?

楊曉東:今天我們兌現的是想象,我可以告訴你,本質來講這款車就是智能數字車,所以未來會有更多的黑科技集成在里面,今天我不希望把所有的都講了,這樣就沒有重點了。今天的重點主要是講自動駕駛,自動駕駛里面的重點就是激光雷達、4D成像雷達,再加上超聲波雷達、視覺攝像頭,我們是融合起來,形成點云狀,背后是算法和數據平臺。

提問:未來整合更多黑科技,ES33能hold得住嗎?

楊曉東:一定可以,三生萬物,沒路可走的時候,沒有退路就是一條路。

俞經民:謝謝各位。

姜輝:非常感謝今天晚上大家蒞臨,今天的R-TECH非常成功,感謝大家的支持。4月9號是零束的大會,我們會更多地講R汽車的智能座艙。當然,還有4月19號的上海車展也會給大家帶來很多的驚喜。今天大家看到的ES33到時候也會打開車門,可能有更多的驚喜,歡迎大家關注我們。今天晚上感覺大家還是意猶未盡,所以給大家安排了一個小派對,如果大家有興趣可以到那里再小酌幾杯,歡迎大家,下次上海見!

楊曉東:再次感謝各位老師,大老遠跑到這里,今天很盡興,以后就是這種方式,沒有預設問題,有時間盡量和大家一起溝通。接下來因為我要趕另外一個場子,我要和用戶、和一些投資人交流,我也想了解現在工作還有什么痛點需要改進的,需要去解決的,來了一次也不容易,所以想聽聽他們的評價和建議,所以也不能陪各位老師了。謝謝大家。

+1
評論 收藏
主站蜘蛛池模板: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久久aⅴ国产馆 | 精品国产第一国产综合精品 | 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福利视频二区 | 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久久新郎 | 中文字幕国产在线视频 | 国产精品美女久久 | 欧美午夜电影在线观看 | 中文字幕在线一区 | 欧美日韩免费看 | 精品国产自在精品国产浪潮 | 日韩h视频 | 九九热精品视频 | 福利视频自拍偷拍 | 中文字幕1区2区3区 三级电影网址 | 日韩小视频 | 久久久久中文字幕 | 黄色毛片在线 | 亚洲精品电影在线观看 | 欧美 视频 一区 | 亚洲高清不卡一区 | 在线一区二区三区做爰视频网站 | 精品国产乱码久久久久久影片 | 狠狠色狠狠色终合网 | 中文字幕一区二区三区在线播放 | 在线电影一区二区三区 |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日韩精品视频在线 | 日韩成人免费在线 | 国产精品一国产精品 | 国产一区二区在线看 | 一区二区三区高清 | 亚洲经典一区 | 国产精品一区二区三区不卡 | 精品国内 | 日本精品久久久久久久 | 麻豆av免费在线观看 | 成人在线观| 国产一区二区三区四区五区美女 | 老熟妇午夜毛片一区二区三区 | 91网国产在线观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