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0臺理想智造ONE明年到來 將由力帆代工
新車 發布于:2018-11-27 09:36:22
一個月前,車和家帶來了旗下品牌『理想智造』的首款純電車型——理想智造ONE,該車定位于豪華中大型SUV,采用增程式電驅動系統,工況續航達到1000km,補貼前價格將在40萬內,預計明年第四季度交付。
一個月后,我們從江蘇省環保局了解到,車和家于2016年規劃的『年產15萬輛電動場地車項目』目前已停止建設,而改由重慶力帆汽車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租用廠房,并承接大部分生產設備。
同時,項目的改造計劃也交由重慶力帆進行,耗資約18.18億元,建成后預計于2019年8月投產一款增程式純電動SUV,該車基本可確定為理想智造ONE。
也就是說,理想智造ONE將由力帆代工生產。
資料顯示,這款增程式純電動SUV在2019年的規劃產能為5000輛,自2020年起其年產能可達10萬輛。
受限于工信部的生產資質限制,新勢力們的代工現象并不罕見。蔚來ES8由江淮代工,小鵬G3由海馬代工,拜騰由一汽代工等等。
自建工廠雖然能為車企提供更好的產品自我把控,但它卻是一件難度極高的工作。新勢力并沒有足夠的整車生產經驗,往往是心有余而力不足。而代工廠成熟的產業經驗,將為新勢力減少許多試錯過程,幫助其在最短的時間內將新車推進消費市場。
理想智造ONE和力帆的聯手,看起來很美好,但筆者卻覺得這是一對難兄難弟。
理想智造ONE的前景并不明朗。增程式技術路線的原理是通過燃油發動機作為增程器發電,再通過電力來驅動車輛。這一技術存在的問題就是電池組與增程器之間的配合。
如果采用電池組加上大型增程結構的話,雖然可以提供足夠的續航里程,但是將會影響到車輛整體重量和能耗效率比;如果用電池加上小型增程結構的話,對續航里程的增幅不會特別明顯,但是車輛的成本卻會大大提高。
在北京,屁股會冒煙的車就不能上牌,很遺憾理想智造ONE必須得燒油。其次,未來的新能源大方向都會向純電車靠攏,插混車政策收緊的流言早就在大街小巷紛飛。增程式動力的未來很難說是明朗。
再看看理想智造40萬左右的預估售價,注定又是一款難以鋪開市場的車型。
早期車和家也有過一陣自建廠的野心,但由于國家對生產資質的收緊,生產牌照遙遙無期,而新車發布又迫在眉睫,車和家也不得不因此改變策略,考慮通過代工廠來解決新車生產的問題。
而代工廠,卻選擇了力帆。根據重慶力帆股份產銷數據顯示,力帆2018上半年累計生產5.45萬輛汽車,其中傳統乘用車為5.1萬輛,新能源汽車為3495輛,銷量的下滑導致其經營業績不斷惡化。力帆公司上半年財報營業收入59.79億元,但是凈利潤卻只有1.25億元。
三年前,重慶力帆決定轉變發展路徑,試圖從新能源曲線自救,但是『騙補事件』的爆發,更進一步打擊了力帆的新能源轉型。導致其不僅被處以過億元的罰款,甚至一度被取消新能源汽車的生產資質。至今,沒有一款可以擺上臺面的產品。
一邊是走小眾車型,難以鋪開市場,且沒有生產資質的理想智造;一邊是雖有資質,卻一直跌跌拌拌,遲遲沒有建樹的重慶力帆。
是『難兄難弟一起走』,還是『聯手逆風翻盤』,就看明年的理想智造ONE如何表現了。
(文:皆電 唐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