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田、綠牌、大空間、4個油!試駕皓影PHEV
評測 發布于:2021-10-11 00:15:02
國人買車,可謂相當專一,他們往往只有一個簡單需求,那就是“什么都想要”。
要牌子響、要大空間、還要省油。牌子響我先不說,“大空間”與“省油”本來就對立存在,不過好在小排量渦輪增壓發動機、HEV/PHEV技術的出現,才讓“大車”有了一個能讓人接受的油耗。而廣汽本田SUV陣營里的當紅小花旦——皓影 也在今年4月正式亮相了銳·混動e+版本(下文稱PHEV)。這臺車究竟好不好,下單之前給大伙試了一下。
「 5分鐘了解皓影 銳·混動e+ 」
1.和姊妹車型CR-V PHEV一樣,皓影的PHEV版依舊搭載了本田第三代i-MMD混動系統,結構為2.0L發動機+雙電機,因為支持充電所以電池容量增至16.3kWh,純電續航里程85km,供應商來自松下。
2.大電池平鋪車底中央,地臺略微提高但對空間影響不大,正常坐著感受不到差別。但因為電池占用了油箱位置,所以油箱影響了后備箱的空間,目測有個5cm左右的凸起。
3.開起來HEV差異不大,電機的加入使得提速十分輕巧,但因為車重的增加(比HEV重350kg),所以懸掛調得更硬,過溝坎車廂的動作也會比HEV多一些,不過整體來說都是舒適的。另外ECON、SPORT、NORMAL三種模式動力輸出差異不大。整體而言這臺車的油門很“跟腳”,本田對動力總成的調教還真是功力十足。
4.因為底盤增大,擺放位置也較HEV有改變,所以車架經過了優化,與HEV版相比,PHEV版本的車架橫剛性、扭曲剛性、彎曲剛性都有所提高,其中彎曲剛性增加57%,以保護電芯。
5.新車依舊定位緊湊型SUV,長、寬比HEV、燃油版略有增加,軸距保持一致,至于設計就別想有什么變化的,除了那些銘牌和新樣式的18寸輪轂之外,我真找不到有多大區別。
「 本田就是好開,不接受反駁 」
從賬面數據看,PHEV版本皓影的動力輸出和HEV版一致,但因為大電池導致車重增加,所以PHEV的百公里加速要慢1秒左右,不過有意思的是我們測試出來的數據是9.02s,比官方還快。
(百公里加速:9.02s)
新車提供三種駕駛模式,分別為ECON、SPORT以及NORMAL。三種模式的發動機介入時機存在差異,其中ECON側重節能盡量用電,即便急加速發動機很少介入。
而SPORT模式發動機明顯要“躁動”得多,它一直處于發電狀態,時刻提供最強勁的動力,不過老實說三個模式帶來的推背感都差不多,日常開建議選ECON或NORMAL,純電驅真的很安靜…
因為搭載了大電池,所以日常駕駛過程中發動機很少介入,純電驅能行駛的最高時速已經突破120km/h,NEDC循環工況能跑85km。當然你把油門踩到底,發動機就會馬上kich in yooo!!
工作模式老生常談的話題了,i-MMD一共有3種驅動模式,分別是EV、HEV以及發動機直驅。
EV模式:起步以及中低速巡航工況,電池驅動電機,此時發動機熄火,離合器分離,行駛質感和一臺電動車無異。
HEV模式:急加速工況,發動機啟動發電,離合器分離,電池與發動機發出的電量共同驅動電機,動力最為強勁。
發動機直驅模式:高速巡航工況,離合器接合,發動機直驅車輪,此時電池、電機均不工作。
當然在車輛減速時,驅動馬達還起到動能回收的作用。
另外,皓影PHEV還支持HV模式,此模式會強制發動機給電池充到60%,使用場景自然是高速巡航打開,留點電進市區用了。另外還有一些與底盤調教、動能回收、NVH、輔助駕駛系統的感受給大家列點分享一下:
1.方向盤后側的“+”、“-”撥片控制動能回收程度,共4擋可調,即便調到最大(4擋)拖拽感也不明顯,不得不說這套回收系統和剎車的契合度相當好。
2.懸掛會比HEV或者燃油版硬點,估計這是車重增加,彈簧K值也要提高,過溝坎后排會更加跳,不過綜合來說還是一臺舒服的家用車。
3.新車支持ANC主動降噪功能,門板、地板都采用了很多隔音、吸音的優化,效果和自家品牌車比起來還是不錯的。只不過這是一臺本田,別要求太高。
(主動降噪喇叭)
4.試了一下ACC、車道保持輔助/車道偏移抑制、前方碰撞預警,效果還不錯,ACC時速>30km/h就能激活,跟車4擋可調,提速/減速都較為線性;車道保持輔助/車道偏移抑制時速>60km/h可激活,偏離車道后儀表有彈窗警報,而且伴隨著提示音,方向盤糾正力度比較大。前方碰撞預警很靈敏,把陪駕的教練嚇出一身冷汗。當然這些功能/警報都可以在HUD顯示,相當實用。
(HUD頭顯)
5.實測百公里加速時間:9.02s,100-0km/h制動距離41.34米。
(百公里制動距離:41.34米)
「 油耗小測,百公里1升都不到? 」
趁著試駕之際,我開皓影PHEV走了一趟日常上下班的路,看看實際油耗多少。
去程約26公里,全市區路況,不過非上下班高峰時段,不堵,車均速40左右。動力模式NORMAL,開啟HV模式,空調雙LO。
實測油耗4.1L/100km。
回程35公里(從拍攝點回程),全市區路況,堵車約15分鐘,均速30左右。動力模式NORMAL,不開啟HV,空調雙LO。
實測油耗0.6L/100km。
參考市面同級的SUV,恐怕跑高速也跑不出4.4個油,別說市區了。皓影PHEV只給了你慢充口,但還是推薦多充電使用,太省錢啦。
「 設計照舊,舒適性配置有驚喜 」
在設計上,PHEV版本的皓影和燃油版差異不大已經是意料之內的事了,新車有4種顏色,分別是星空藍、威尼斯藍、極速緋紅以及格林蘭白,個人認為威尼斯藍最特別。前臉還是標志性的中央鍍鉻飾條設計,看起來會比CR-V PHEV年輕得多,而車尾也沒大改,只是尾門處加入了專屬的e+ PHEV徽標。
當然要是仔細看的話,細節處的改動還是有的,例如前霧燈的鍍鉻小飾件,還有這套18寸輪轂的花紋也有所更改。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分別為4718/1861/1679mm,軸距2660mm,長、寬和HEV版本相比略有增加。
至于內飾則有黑、灰兩種配色,黑色更耐看耐臟,灰色更年輕。改變的地方幾鐘在中控屏、儀表兩個地方。其中儀表可以顯示發動機啟動時間、剩余電量、油量等信息。中控車機則搭載了第二代Honda CONNECT智導互聯,主要強化了導航功能、語音以及支持通過支付寶支付停車費等等。
舒適性配置有升級,后排靠背的可調角度更大,更加傾斜,后排坐墊、頭枕也加厚了,大大提升包裹感。靠背中間除了提供扶手和水杯架之外,中間的坐墊還支持翻疊,形成一個小桌板。翻疊后是一個手機托架、多功能控制器和一個儲物格,控制器可以控制天窗窗簾、音樂等等。
小細節依舊列點分享:
1.中央扶手箱配備手機無線充電模塊。
2.全車儲物空間很多很實用,例如中央扶手箱很深,能放下女士的小肩包,4個門板內側也有放水、放手機的位置,副駕前方也有一個空間不小的抽屜。
3.主駕8向電動調節,還有電動腰托,副駕4向電動調節,前后排均支持3級座椅加熱,后排還有遮陽簾,尾門支持腳踢式開啟。
4.支持手機App查看電量、車輛狀態等等,還能遠程開啟空調。
5.因為電池/油箱布局的改變,尾廂有5cm左右的凸起,再加上后排放倒后不能全平,形成了兩個臺階,這也是空間上有點美中不足的地方吧,不過尾廂蓋板升起后可以彌補那5cm的凸起,方便放大件物品。
(尾廂蓋板升起后可以彌補那5cm的凸起)
(1.75m體驗者坐后排,全平地臺)
「 又大又省油,就是有點貴 」
在今年4月,本田宣布將在2040年做到旗下所有車型的電氣化覆蓋。5年內在我國市場投放超過10款以上的電氣化車型,目前已經覆蓋了一部分轎車以及MPV,接下來還會覆蓋小型SUV產品,也就是說,繽智/XRV混動已經提上了日程。
回到最初的問題,品牌響、空間大、油耗低,皓影PHEV能同時滿足這3點要求嗎?我認為已經滿足了,再加上它新能源車的屬性,很好地解決了限牌城市消費者的痛點。
當然在合資插混SUV這個細分市場下,能選擇的車型確實不多,從產品層面看,皓影PHEV以及它的姊妹車型CR-V PHEV都是一個均衡的選擇,只是落地價都沖著30去了,個人認為自主品牌車型的競爭力更強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