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來專訪:會有蔚來手機但不是重點 暫無百萬級車型的計劃
行業(yè) 發(fā)布于:2023-04-19 11:43:31
2023上海車展,蔚來帶來了NT2.0的全新ES,同時接受媒體采訪談到了現(xiàn)有產(chǎn)品的布局、接下來的發(fā)展方向以及蔚來手機的動向。
——我想問一下斌哥,蔚來的車都很好,現(xiàn)在市場因為都會問到,蔚來的產(chǎn)品會不會有左右手互搏?自己內(nèi)部會不會擠壓?利潤和份額之間。
沈斐:都是純電,不用互搏。
李斌:車型多了,給用戶的選擇多了,互相之間肯定會有一些重疊,這是肯定的。大家也可以理解。你要說完全沒有互相的影響,那是不可能的。今天我看有個帖子上面留言說,他本來是要買ET5的,現(xiàn)在要等一等ES6,這很正常。沒關(guān)系,買什么都行。我們做的事情就是這樣,我們到7月份會有八款車,基于第二代平臺的,我說的是交付,ET7、ES7、ET5、ES8,還有兩款大家也知道是什么。總有一款適合你,還是比較好的一件事情。基本上這八款覆蓋了高端市場,30萬以上的市場80%的需求。還有一些產(chǎn)品沒有覆蓋,但是不需要100%的覆蓋。比如有一個小跑車就不去搞了,短期也不搞MPV,因為我們覺得ES8對于大部分MPV真正的需求其實也能滿足,因為是一個全場景的旗艦SUV。總的來說能滿足80%用戶的需求。至于中間是不是有互搏,有點,只要用戶選擇起來不那么麻煩就行。
——斌哥,按你的計劃,什么時候從蔚一萬到蔚兩萬?
李斌:如果去看,我們八款車到兩萬應該是一個及格線。每款車平均銷量也就是2500臺,應該不是特別難的事情。現(xiàn)在產(chǎn)能也沒有任何問題,關(guān)鍵還是靠媒體朋友們多幫我們宣傳宣傳,多搞一些合作,讓大家都能更多地了解我們的車。現(xiàn)在聲量份額轉(zhuǎn)換得也很厲害。能不能到蔚兩萬,主要靠大家。我們自己主要的工作做得差不多了。
——新ES6的價格在這個區(qū)間會有競爭力,可能是競爭最激烈的是40萬?
李斌:肯定是,其實原來大家買車在油車的時代,用戶的心智已經(jīng)變成,我的預算是多少,買個三四十萬的車或者買個三四十萬的中級SUV,大家去挑,買Q5還是買GLC還是買X3還是買凱迪拉克或者別的車,它是這個邏輯。現(xiàn)在到了油電互搏的時代,混戰(zhàn)的時代,現(xiàn)在心智有點亂。買油車,按照這個邏輯;買電車,這個邏輯還沒有建立起來。所以是從幾萬塊錢的車到幾百萬的車橫評。500萬以內(nèi),油車要這么搞也行,我有一千萬以內(nèi)最大的空間,其實空間也可以這么講,但是油車不這么講,因為有點反智。我沒有這么講過。我們最多說四五十萬區(qū)間。我們不講五百萬以內(nèi)、一千萬以內(nèi)。其實如果我們真的耐心下來去想,冷靜下來去想,在電車現(xiàn)在品牌還沒有分層的情況下,確實每家都有點獨門的秘訣,都有一些獨門武藝。大家都講自己的長處也可以理解,比如五菱宏光也可以講,我有五百萬以內(nèi)最大的空間,就是那個大的MPV。
我們還是堅信到最后大家還是回歸價值。比如說我的預算就是30多萬,我要買30多萬這個區(qū)間里面最有價值的車型。這個價值肯定是一個綜合的價值,包括產(chǎn)品包括服務,甚至也包括一些情感的體驗,比如社區(qū)。現(xiàn)在是有點混沌、混戰(zhàn)的狀態(tài),但最終還是會恢復品牌的分層。我認為高端品牌、大眾市場、入門級還是會這么去分。不可能一個品牌從幾萬、十幾萬到幾十萬的車都有,我認為這不符合人性。即使拿特斯拉舉例,特斯拉非常成功,我對它非常敬佩。它2017年Model S就賣了很多,但是現(xiàn)在也就一萬。你們現(xiàn)在買ET7還是買Model S,這個答案很容易選擇。其實品牌有一個覆蓋區(qū)間。我們蔚來這個品牌,面向主流高端市場。我們的主力區(qū)間就是30-60萬。在這個區(qū)間,我們當然相信我們是最值得買的。其實它的性價比,我不想提性價比,我就提它的價值仍然非常高。
大家如果仔細地去算一算,比如拿A4,現(xiàn)在賣得比較少。和ET5比,ET5的平均售價已經(jīng)比A4貴五萬塊,它是27萬多,我們至少32萬起。A4加了購置稅已經(jīng)30萬,每個月油費多花一千塊,一年下來就一萬塊,五年就五萬塊,不說更長的,功能上肯定沒法跟ET5比。服務我們就不說了,服務大家都懂的。你從這個角度來講,即使比我們便宜五萬的A4,它的價值仍然是比ET5低的。所以我們更關(guān)注的是去拼價值,不是簡單的拼價格。我降到26萬,我搞這個事干嘛?我是能賣得多一點,但沒法持續(xù)。商業(yè)本身還是要持續(xù)地經(jīng)營。我們不會卷到價格戰(zhàn),我們愿意卷價值。卷價值就是今年沈斐的壓力大,今年建一千座換電站,內(nèi)部給他的壓力更大。我們現(xiàn)在學乖了,少說多做。這就是卷價值。我們還有一萬根充電樁。還有提升服務,多建一些牛屋,把服務標準提高一些。與其卷價格,不如卷價值。降價多容易,定個低價多容易。但是你一定要做很多犧牲。比如Model 3、Model S是便宜,Model Y就不便宜。很多人說特斯拉成本效率怎么高。中國比亞迪、廣汽埃安,那么多車都很好,我還沒來得及學習。哪一款車不好?都挺好的。特斯拉價格還是很貴,在美國也很貴,不光在中國貴。我講的產(chǎn)品定義還是定價的基礎。大家都沒有魔法,電池成本就在那,你能變出什么花來,芯片的成本在那,你能變出什么花來。揚聲器要提升,電纜就長了,我要一千的算力,當然就貴了。攝像頭我們七個八百萬像素,你搞個一個八百萬像素肯定就便宜了。我們在很多看不見的地方花了非常多的錢。但是長期來看,用戶肯定是能夠體會它的好處的。我們可能在顯性的地方花的錢少一點。為什么一定要搞得那么炫耀,我們也不愿意那么干。我們愿意搞價值,不愿意參與價格戰(zhàn)。
——ET5提供了非常多個性的選擇。包括外觀、內(nèi)飾都有很多種顏色。ES6會不會也走定制化?
李斌:顏色ES6的選擇肯定不會少。借這個機會跟大家說一說我們的底層邏輯。我們在那些長期需要更新維護并迭代的東西上,我們是不做選裝的,搞標配。比如說自動駕駛所有相關(guān)的東西。我沒去搞入門款和滿配版。我們比如說有一些事關(guān)到安全冗余這樣的事情,作為高端高性能的也不會這樣做。很多人說你為什么不能搞單電機,去掉一個電機,成本又少,續(xù)航又長,其實我們不愿意做這樣的選擇,我們沒有這樣去做不代表我們不能。包括還有音響,23個揚聲器是標配。我們的基本邏輯:凡是軟件能迭代的東西,這個車十幾年都能夠常用常新的東西,不愿意搞復雜化。為什么?初期出廠的時候是要承擔一些成本壓力。但是五、六年后,我的第二代平臺所有車,我開發(fā)一套軟件都能更新,這是不是挺好?如果我每個車都有自己的定義,怎么去維護,怎么去更新,那個成本是無法去想象的。做不到。很多都做不到,不可能的。你看我們電池包,我們的邏輯都是這樣的,都是高度標準化,高度一致的。如果用一年的時間去看我們特別傻,簡直就是木腦袋。
很多用戶跟我說,每天給我寫非常長的信,說我太固執(zhí)。但是我們有邏輯。我們不是用一年去評估,我們是用三年五年十年去評估這件事情。我們知道只有這樣才能管理長期復雜性。否則將來真的沒法管理,零部件沒有了都沒法搞,現(xiàn)在至少都是一起的,至少那個量,售后服務還能夠保證維護。我們的軟件還有團隊去更新。如何建立一個能夠管理多代平臺的研發(fā)與維護體系,是每個智能電動汽車公司必須去想的事情。這就是為什么我們把我們的智能系統(tǒng)第一代命名楊樹,第二代命名榕樹。這個樹長十幾年、幾十年,你得管,不能種完了以后就不管。這是很簡單的邏輯。但是另外一個部分反而要提供用戶豐富的選擇,跟軟件無關(guān)的。顏色多就多幾種,我看有的同行就幾種,太單調(diào)了。內(nèi)飾你顏色多開發(fā)一點,這些錢都是一次性的可管理的,而且長期維護相對都簡單。這些東西要提供復雜性。但這些復雜性就提了一個要求,你怎么樣高效地管理這種可感可知的外觀內(nèi)飾的復雜性。
如果你去到我們的工廠就知道做了很多創(chuàng)新,在涂裝車間有一個立體庫,好幾百個位置,相當于內(nèi)存一樣先存一下。其實這個投資也沒多少。但是加了這么一個環(huán)節(jié),我就能管理車身顏色的復雜性,沒有這個東西,大家都知道車是流水線的,怎么管理復雜性呢?類似這樣的事情,我們做了很多。我們在總裝車間有一個AGV,非常厲害,可以根據(jù)個性化的配置去靈活地組裝。這些都是要開發(fā)專門的制造的設備、專門的流程去管理復雜性。我們絕對不會因為這個復雜性去增加太多的制造成本。因為我們已經(jīng)找到管理復雜性的方法,已經(jīng)流水線化,標準化了。這個其實是我們?nèi)匀荒茏龅絆TD,從訂單到交付給你,完全按訂單生產(chǎn)。現(xiàn)在從完全按照用戶的需求定制一款車,到把車交到用戶手上,現(xiàn)在是21天,我們希望把它縮短到15天。21天還有點多,三星期。當然,保時捷要六個月。我覺得這個是要去做改進的,謝謝大家。
——有個問題想問一下沈博,關(guān)于換電的。咱們都知道今年要一千座。三代的換電站再加超快充,但是我想問一下一個比較具體的,就是高速的場景和城區(qū)的場景會不會有區(qū)別?比如高速是換電站加超快充,會不會有這樣的區(qū)別?
沈斐:謝謝你的問題,首先換電站是標配,然后旁邊的樁到底是裝什么類型的,裝多少,我們要根據(jù)場景以及電力容量的條件來配。最理想的場景是什么?只要有可能,會讓團隊盡可能去報樁,如果是1250的變壓器,希望在高速上面能夠裝一個換電站再加20根充電樁。服務區(qū)得不收我的租金,因為我那個20千瓦也沒有占它的場地,如果節(jié)假日真的特別忙,只要有保安在現(xiàn)場指揮,你非要給油車停一停,也沒有意見,但是電車足夠多,你能讓20輛車同時充,你進去服務區(qū)待一下還可以。這是高速體驗最好的一種。如果收我租金就不愿意了,裝四根就拉倒了。看能不能裝兩個500千瓦的。城市也是一樣,比如剛才中午的時候,有一個很大的連鎖商場的合作伙伴的領(lǐng)導過來。平均要逗留一個半小時左右,我覺得最多也就裝60千瓦就夠了。再裝更大容量就是浪費了。你進去以后第一個柜臺轉(zhuǎn)完,你就滴滴滴提醒他出來挪個車。不挪車,每個小時收你多少錢。根據(jù)這種情況會去調(diào)配。還有某些省份,我們很可能是能夠報裝230的變壓器,如果我自己的換電站單量比較多,旁邊能夠配的樁的數(shù)量就不是那么多。我可能就配個兩根500千瓦的超充,可能已經(jīng)很多了。就算我配一根500千瓦的樁,如果自己的換電站特別忙,那根樁的體驗也不會很好。
沈斐:你這個問題的邏輯,你放到超快充那邊其實是一樣的。它核心是取決于電力容量和你的服務能力還有用戶的車本身。換電它的好處是解決了兩個問題,只要有用戶換好了,用戶可以隨時走。跟電力容量沒有必然聯(lián)系。第二個,你旁邊有樁了,如果只想補個十度電,充一下就可以走了。我們一定會推充換一體的,這是我們的大邏輯。到具體每個點要根據(jù)電力容量、場地條件還有用戶在這個地方的逗留的屬性去綜合判斷,去做最佳的方案。在早期大家看到的三代站剛剛上線的時候,還是以標準配置為主。一個換電站配兩個500千瓦的再配一個其他的。應該是這個邏輯。
——現(xiàn)在能不能說一下到現(xiàn)在為止換電站到一個什么樣的數(shù)字了?咱們今年建換電站的目標很大,這些站還有樁,主要是蔚來的用戶還是傳說中子品牌的用戶?
李斌:蔚來的用戶,現(xiàn)在是1356座。到年底超過2000,如果超不過,你們就會在別的場合碰見沈斐了。別的場合不知道在哪兒,反正跟我們沒關(guān)系。開玩笑。我們整個能源團隊還是非常能打。只要產(chǎn)得出來,我們現(xiàn)在新建了一個換電站的工廠。今年其實我們是充換一體,只要是充電的,所有的用戶都能用。我們現(xiàn)在80%的電量都是別的品牌在用。今年建的所有一萬多根充電樁肯定都是開放的。和友商共用換電站,需要他們決心更大一點,他必須按照我的電池包去設計它的底盤。這是一個最基本的東西。我已經(jīng)有那么多站在那,不可能改我的站,就那么簡單的道理。至于我們的三代站本身是能夠兼容,主要為了蔚來品牌。沒有考慮子品牌的事情。
——去年您說超越雷克薩斯,一季度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在今年我們認為豪華車市場未來的趨勢是什么樣的趨勢?以及有沒有另一個目標來實現(xiàn)?
李斌:雷克薩斯是我們非常尊重的一個品牌。其實每一個高端品牌都有我們值得學習的地方,因為人家能夠幾十年的歷史,能夠迎來那么多用戶的認可,它一定是有非常令人尊重的優(yōu)點,這肯定是的。雷克薩斯服務就做得很好。我們到今天也不敢說我們服務比雷克薩斯好,確實不敢那么說。雖然別的品牌我可以說,但雷克薩斯確實有它非常忠實的用戶。但是今天大家追求的東西也在變。我們說產(chǎn)品、服務、社區(qū),這三樣都得學習,光講產(chǎn)品不行,光講服務也不行,光講社區(qū)也不行。
怎么定義我們的高端?我們認為要從這三個領(lǐng)域去定義。定義高端就是在三個領(lǐng)域里面都得有高級的精神。比如你的原創(chuàng)性,服務方面有充換電網(wǎng)絡。產(chǎn)品方面有自動駕駛的傳感器,我們的很多的應用,我們車內(nèi)所有智能化的東西,包括全鋁車身,第一個用車架感應的架構(gòu),我們有六千多個專利。這種原創(chuàng)的精神,領(lǐng)先的精神,這個是當年高端品牌在他們誕生的時候,他們的精神。今天這個時代肯定要被重新定義。以前簡單講的操控性,現(xiàn)在誰的百公里加速都能搞個三秒四秒,今天還要拼算力,拼智能化方面的領(lǐng)先的能力,你要拼軟件的能力。這是要有高級的精神。另外就是全程體驗。今天是一個移動互聯(lián)的時代,你不去講全程體驗不行,這個是經(jīng)銷商的事,這個是充電樁公司的事,這是國家電網(wǎng)的事,誰給你講這些。我買蔚來的車,你能不能給我搞定。所以都得有全程體驗的邏輯。以前講高端,你只需要在一個領(lǐng)域,產(chǎn)品就行了。但是今天不行,產(chǎn)品、服務、社區(qū)都得行。以前只要講技術(shù)創(chuàng)新就行了,現(xiàn)在還要講全程體驗。在智能汽車時代,高端這兩個字的定義肯定要重新定義。如果你去看蔚來,從我們2016年開始發(fā)布蔚來開始,到2017年參加上海車展,第一次公眾亮相。到現(xiàn)在過去七年的時間,我們就是在不斷地豐富這些東西。
有很多經(jīng)驗教訓,最大的教訓就是不忠于初心,偏離最初的想法。我們現(xiàn)在還要不斷地在這種主流的高端市場也就是30-60萬的區(qū)間的市場,怎么把我們所定義的高級的精神,全程的體驗在產(chǎn)品、服務、社區(qū)上全部能夠變得更豐滿。如果看今天上午發(fā)布會,我們跟別人還不太一樣。我們講車,講充換電服務,講技術(shù)創(chuàng)新,還要給大學生造的車,給那么大一個位置,還有講可持續(xù)品牌,講全球和聯(lián)合國的發(fā)展計劃署還有自然組織合作的項目。還有二樓的用戶專區(qū),和別的公司也不太一樣。確實比樓下的人都多。挺有意思的。我們覺得蔚來在做的這件事情是在以今天這樣的時代去重新定義高端品牌的內(nèi)涵。當然,這個需要很長時間才能去等它分層。我今天講,大家還在橫評,每個人都說20萬的車恨不得有一千萬的價值。誰信呢?買一千萬車的人會買你這20萬的車嗎?沒有這個邏輯。我們其實比較樸實。我們做我們相信的事情。比如我們說ES6是高端中級SUV里面的天花板,這個可以講。但是不能講500萬以內(nèi)的天花板,1000萬以內(nèi)的天花板。我就不喜歡這個事情。所以蔚來做事情比較真實。我們也不去搞那么多花活。確實買X3,買GLC,買Q5的用戶,你先試駕一下我們的車再去做決定,這總沒壞處吧?沒準試駕搞搞抽獎還有什么好處。這總是正確的事。我也不說我肯定比他們好,但是你先體驗一下,就像沒體驗過換電的人和體驗過換電的人肯定不是一個邏輯。
以前我記得我們的換電最開始出來的時候,別人還以為是電池壞的去換電。還有,我們很多時候已經(jīng)說加電,而不說加油了。確實你再說加油不合時宜,現(xiàn)在都說加電。加電這個詞越來越多的人理解,它需要一個過程。我們是堅持做好自己相信的事,服務好用戶,給用戶創(chuàng)造價值。我們的服務和我們的產(chǎn)品,對得住用戶付的每一分錢就行了。至于是不是一定是最便宜的,我做不到。電池成本在那,芯片成本在那,有誰用了今天我們一模一樣的東西比我便宜的?有沒有?沒有。一模一樣的東西,每個性能都一樣。我說的是每個性能都一樣,比我便宜的肯定沒有,就那么簡單。因為真理就是這樣。所以大家都要回歸理性,做一個理性的消費者。我也希望媒體朋友把我們真實的競爭力能夠傳遞給用戶,因為太容易被帶歪節(jié)奏。我們是一億以內(nèi)最佳SUV,這種話誰都可以講。
——斌哥你好,我想問一下今天上午的理想發(fā)布會上面他們宣布MAX 3.0是終身免費。近期蔚來NOP+的訂閱方案,想問問你如何去看待這個事情?
李斌:每個公司有自己的定價策略,就像我們創(chuàng)始版,我們當年的創(chuàng)始版也是含大NP的。其實這個沒多復雜,一次收錢,含在車價里面和不含在車價里面,就是一個文字游戲。我把車價漲三萬然后說含了,有什么區(qū)別?沒啥區(qū)別。我們還是回到事情的本來的應該是怎么樣,合理從用戶利益的角度去想這件事情。我們一直說從用戶利益出發(fā),我們希望把用戶作為我們的朋友去思考事情。反正我不太會去找我們的用戶,把一個他可能用得上,可能用不上的服務,一次性地把錢都收過來。我認為這不是最合理的事。最合理的事情就是他需要用的時候,這個月去按需使用。其實你說幾萬塊錢,一年的利息也不少。何必呢?而且這個車到底用多長時間,到底有多少場景會用到這個場景。還有我的功能到底好不好使,都可以根據(jù)用戶的需求,讓用戶自己去決定。如果我們的服務好,這個月用了,下個月他繼續(xù)付錢,380塊就可以。如果是NAD,就是680塊。如果下個月不付費,這個月他出國了,他就不用了,他旅游去了就不用,這是很正常的事。
所以當年我們收一個大包的錢是不成熟的想法。在那個時候把它當成一個功能是可以的。但今天不會這么去做了。因為今天這么去做,其實對用戶是不公平的。用戶按需付費是更公平的,更符合用戶利益。我們在內(nèi)部這次討論的時候也有很多的討論。但我后來說了一件事情,我說如果我們就把用戶真的當成我們的朋友,我們再回到2018年我們該怎么做。假設以今天我們的理解和我們技術(shù)能力,肯定不會像2018年那樣大NP收三萬九,不會做這個事情。你看我們欠用戶人情債,現(xiàn)在只好大NP送十年,小NP送五年。為什么我們要送呢?說明當時的那個方式是不對的。現(xiàn)在我不會這么做了。我先收三萬五,可能這個區(qū)域還不能用。有很多限制條件。不能干這事。這就是我的看法。但是如果大家看,我們20多項輔助駕駛的功能都標配,因為這是每個人都用得上的,而且這些輔助駕駛功能已經(jīng)把算力和傳感器都用上了。當然算力沒有用滿,傳感器的能力都用得上,激光雷達都參與。這個不要去懟別人了,我們只說自己內(nèi)心的想法。
——現(xiàn)在隨著678產(chǎn)品的換新,交付量也會有提升。之前規(guī)劃的百萬車型的進展是怎么樣的?這次看到熱度反響是很高的。不知道您對這個市場未來怎么看?一百萬以上的純電動車或者新能源車市場化的時機或者我們?nèi)⑴c競爭的時機已經(jīng)成熟或者到來了嗎?
李斌:蔚來這個品牌,蔚來NIO這個品牌不太會有一百萬這樣的車。即使加裝也不太可能。短期產(chǎn)品規(guī)劃不會到這兒。我們一直說主流高端市場。我們看到了這樣市場的機會,更多用投資的方式。比如我們投資了lotus,我們是它的股東,也會有一些技術(shù)的分享。我們也會投資一些別的做小眾豪華市場的一些車型,我們自己不會去做這個事。我們確實精力也忙不過來。短期我們不會做這個事。
——問一個手機的問題,您在最關(guān)注的手機和車機的連接方面,什么樣的思路?有沒有一些可以透露的點?
李斌:其實現(xiàn)在少談點手機,不然大家覺得我要做生態(tài),做生態(tài)的公司一般下場都不太好。我們的想法特別簡單。原來一直50%的用戶是蘋果,50%的用戶是安卓。華為被打擊了以后,這個趨勢現(xiàn)在變成了60%是蘋果,40%是安卓。這也是一個比較可惜的事。現(xiàn)在這些手機公司,它確實不怎么開放,我們很多功能用起來沒法把我車的能力用滿。比如UWD,因為開放度不夠,我們車都標配了,我們使不上勁。安卓開放度高一些。現(xiàn)在他們都要做車,這個事情搞得有點尷尬。如果他們不做車,本來是一個愉快的合作。現(xiàn)在開放了,到底怎么交流呢?我們也是被迫地去給我們的用戶打造一款跟我們的車匹配最好的安卓手機。跟我們車的設計也能匹配得更好。但是肯定不是把手機當成一個主業(yè)。我們的目標特別簡單,我們用戶里面的安卓用戶,有一半選擇我們,就挺開心的了。雖然我說手機比做車容易,但是也不容易。手機畢竟現(xiàn)在卷得更狠。要想把它的基礎體驗做好,要快、穩(wěn)、省,和我們車的連接體驗肯定毫無疑問會特別好,但是基礎體驗會有很長的路要走。要管理一下大家的期望值,肯定是一款安卓的旗艦和蔚來的車的連接肯定也會特別好。但是也和現(xiàn)在別人的高端旗艦比,可能基礎體驗會打點折扣,這個也可以理解。我們也不是神仙,一上來就做得很好。但是我們的用戶已經(jīng)買了這個車,再去買一個我們的手機,和車的連接會更好。這件事情是我們的底線,謝謝。
——斌哥您好,我想問一下關(guān)于智能化,目前還沒有透露太多這方面的信息。我想問一下我們這一塊的思考包括此前研發(fā)的進度還有剛才您說算法為王,未來算法這一塊的成本怎么去考慮的?
李斌:我們現(xiàn)在,下一個版本上把增強領(lǐng)航輔助,NOP+和NAD會同線去開發(fā)。所以它其實很多數(shù)據(jù)閉環(huán),很多數(shù)據(jù)處理方面,算法迭代方面,肯定就會更快,也會更加滿足包括大模型這方面的戰(zhàn)略需求。7月1號我們的增強領(lǐng)航輔助就正式商用了,前幾天已經(jīng)發(fā)布了這個事。在6月底之前我們會在少數(shù)城市,比如說上海,會試運行我們的NAD的服務。就是在一定場景下的一個NAD服務。當然這方面其實還有一些不光是技術(shù)方面的問題。我們一直覺得這方面包括和政府主管部門,包括有一些商業(yè)上的,一些法規(guī)方面的,首先需要做一些創(chuàng)新。我舉個例子來講,如果是帶AD性質(zhì)的服務,不管怎么叫,肯定需要去承擔在系統(tǒng)下的責任。可是這個責任,你承擔什么樣的責任,如果有問題了誰去判定是誰的責任,這兩個問題很具體。你不能嘴上說我承擔責任,不可能是無限責任。還有很多事情不光靠技術(shù)解決,還有一些復雜的事情需要去解決。
——蔚來是一個非常重體驗的品牌,很多東西包括你現(xiàn)在的輔助駕駛的訂閱,你的BaaS,再加上你的牛屋、社群,都有很高的理解成本。在傳播上經(jīng)常遇到一個問題,我們跟用戶講不清楚。可能在網(wǎng)絡上可能沒有80%也有六七十的用戶,他們根本就不理解蔚來在做什么。我想了解在你們內(nèi)部怎么看待你們這個太重體驗,太多商業(yè)模式的問題,有什么辦法去解決這件事情?
李斌:這是一個非常好的問題。我們一直講,其實我們的傳播壓力也很大。我們確實很多東西真的不是那么好講。包括今天講ES6,ES6本質(zhì)上來講就是每一點都強,但是每一點都強在別人看來就是每一點都很平常,沒法做到戲劇化效果。可是這種事情這就是對蔚來的理解,確實有它的一個,我不能叫門檻。蔚來是需要去體驗,需要去品味的一個品牌,就跟朋友一樣。你說有的朋友是一上來就覺得這個人怎么怎么樣,但是不可長交,不可深交。如果把蔚來比喻成一個人,我們希望是一個可以長交深交的朋友,這是我們對自己的期望。我們會損失掉一些用戶,但是也會贏得很多用戶。這個還是看你相信什么東西。我們不可能讓所有人都滿意,我們也不可能取悅所有人,也不可能做得到。我們唯一的壓力,大家知道黑蔚來有流量,這很正常。從我學社會學的角度來講,特別能理解這件事。唯一的壓力有的時候蔚來負面稍微多了一點,對我們的車主不公平。大家選擇了蔚來,還成天被問候。現(xiàn)在好一點,跟2018年、2019年相比已經(jīng)好多了,所以也看出來社會在進步。我們畢竟還是有30多萬用戶選擇了我們,每個月還有那么多用戶選擇了我們。體驗了以后,大部分人能做出真正的選擇。
今天另外一個壓力就是我們的進步是不是足夠快,我們到底怎么樣在體驗上做取舍。比如說產(chǎn)品的定義,我們有很多教訓,每一款車都有它的教訓,我們對用戶的理解是不是夠。有些用戶的需求是不是應該做一些迎合,是不是應該做一些妥協(xié)。這些事情是我們擔心的。另外一個問題,在外界的壓力下,一線團隊動作會不會變形?比如銷量每個月大家都在那排,現(xiàn)在每周排,壓力也很大,一線同事也會被這個影響,迷失自我。其實很多事情是短期的。在今天這么一個變動和波動迅速轉(zhuǎn)換的一個環(huán)境下,堅持做一個長期主義的企業(yè)是很辛苦的。但是如果我們不是用一個月,一個季度,一年、兩年去評估一件事情的價值,稍微拉長一點,用三年用五年用十年去評估一件事情,我認為我還是相信我們做的事情方向是對的。真正要做的就是按這個方向把我們的核心做好。在傳播上,守正有余,出奇不夠。正面說可能都還行,就是出奇不夠,沒辦法,大家多幫忙出主意,省得它老挨批。就像為什么不能講豪華車呢?我說不允許,只能提高端車,豪華車不符合我的價值觀。就像有人說你為什么不搞個大屏呢?我說我不會讓我的孩子看大屏,我為什么讓我用戶的孩子看大屏呢?我們有我們的堅持,可能是錯的,那又怎么樣呢?我也不希望全世界的人都是我們的用戶。誰選擇了我們,我們把他服務好,這是我們真正要做的。我擔心的事情就是沒有服務好我們的用戶,我們沒有履行我們的承諾,這才真正值得擔心。如果成天生活在別人的眼光里面,迷失自我,才是真正悲劇的開始。所以一萬就一萬,沒關(guān)系。
李斌:在座的每位媒體老師,今年有兩個挑戰(zhàn),我們有八款車到了7月份,確實我們展廳擺不下那么多。這是一個挑戰(zhàn)。另外一個挑戰(zhàn)是什么呢?另外一個挑戰(zhàn)就是我們每一款產(chǎn)品要講細,沒有那么多的時間去講細。要并行去講,每個孩子都養(yǎng)好。所以今年鼓勵大家?guī)婉R麟去出一些主意,每個媒體針對你們的用戶群,能不能搞集中試駕,讓大家來體驗。每個媒體想想辦法,把這個事情在你們的用戶群里面,把我們的目標用戶群篩選出來,搞各種各樣的活動。你不買我們的車,先用一個月也可以,抽抽獎。你們也去搞一些活動,去安利你們的用戶。我們提供工具,我們提供車。所以今年我準備讓他們多準備一些試乘試駕車。抽獎免費開一個月,這種事多搞一點,每個媒體多搞一點。不管是自媒體還是垂直媒體還是別的媒體,就在你們的平臺上搞這個。這個我們今年準備多搞一點,有什么想法找馬麟。
——今天的亮相上面ES6可以下意向金了。NOP+兩年的權(quán)益還有八千的那個套件,也替很多今天下了意向金的用戶問一下,這部分用戶在我們5月的可能是下旬也好或者中旬發(fā)布會上面,能不能還能繼續(xù)鎖定最高的六次換電權(quán)益?
李斌:方向上來講,我們今天以那個為準。其實已經(jīng)不少了。因為我們其實上次調(diào)整權(quán)益的時候,有的用戶已經(jīng)在那說了,斌哥這是給ES6定價留空間。換電服務也是一個價值感知很高的權(quán)益。今天公布的這些和原來的ET5差不多。我認為它已經(jīng)足夠了,已經(jīng)挺好的了。加起來也一萬六七千塊錢。再加,你就比別人早下點定。我覺得方向上來講,但是我們已經(jīng)公布了肯定算數(shù)。是不是到時候會有小彩蛋,還有一個多月。如果定得特別多,我準備加點小彩蛋,所以大家多努力推薦推薦。定得少就算了。
——沃爾沃高管在前天發(fā)布會上說新勢力會的沃爾沃都會,有什么對傳統(tǒng)油車說的?
李斌:這明顯不符合事實,我們會換電它不會。別的不說了。不能睜眼說瞎話。我們那么多同行都非常優(yōu)秀。每家都有獨門武器,肯定沒有都學會。那還得了。我們就回家買股票去了。咱們還是實事求是,我們非常尊重這些傳統(tǒng)的高端品牌。他們有很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但是現(xiàn)在更多要從新勢力包括新興勢力,有太多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每一家能活下來的同行都有值得我們學習的地方。傳統(tǒng)公司也有值得我們學習的。我們學無止境,持續(xù)學習。不一定跟它會一樣,但是要知道人家為什么做得好,哪些地方做得好,值得我們學習。我認為學習永遠是一個企業(yè)應該去保持的心態(tài),既不妄自菲薄,也不要自欺欺人,就實事求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