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維塔&華為技術分享會:今年迭代ADS 2.0,明年推2款新品
行業 發布于:2023-06-18 10:26:21
6月15日,阿維塔&華為 在深圳舉行了智駕技術溝通會,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 Marketing部 首席營銷官 王凱、華為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銷售總監 王飛、阿維塔科技副總裁、首席營銷官CMO 李鵬程 以及 阿維塔科技自動駕駛總監 董志華 分享了很多與華為智能駕技術在現階段量產車型上的情況以及ADS 2.0規劃。
360度全融合感知能力是實現高階輔助駕駛的基礎
阿維塔11在去年12月底開啟交付以后,能駕駛功能累計行駛里程已經突破313萬公里,APA智能泊車輔助累計使用超過71萬次,而360度全融合感知,就是用戶放心使用智駕功能,并且認可阿維塔11的基礎。
為什么有360度的全融合感知?王凱認為,比如從輔道進高速主線,大部分人都會在快進入的時候踩一腳剎車;但是阿維塔11的智駕在激進版本下可能不踩剎車,因為它有360度的感知,所以比人更清楚旁邊的情況、判斷得更準確一些。所以盡管當下是以人的駕駛為主,但是智駕可以讓整個駕駛更安全。
李鵬程表示,傳統的汽車是硬件產品,而硬件產品是不能一直升級的,只能是一步到位,比如燃油車提車時是什么樣子,基本上將來就是什么樣子。但是阿維塔11是軟件定義的汽車,軟件可以小步慢走、不停迭代的。阿維塔11選擇把三顆激光雷達一步到位,再把功能一點一點地進行釋放。目前已經釋放了高速NCA的功能,最近則開始釋放城區NCA的功能,也包括代客泊車輔助。
“阿維塔11搭載了三顆激光雷達,如果沒有這樣布置,那么至少在這個階段想實現很高階的智能駕駛是沒有辦法的。”
以兩顆雷達為例,一般布置在左前和右前側,在有限的視界分了一部分給前方的情況下,就會導致后方和側方視野有所損失。以阿維塔為例,正前方有一顆,左側和右側各有一顆,三顆的布置對于正前向視野,以及左后側右后側都可以完整覆蓋。我們視野大約有300度,300度視野對于高階智駕功能、尤其是城區高階智駕會有一個很大的提升。
另外阿維塔11的毫米波雷達也比一般的車輛多加了一顆,總共六顆,且加在了車輛尾部正后向,這對于后方和側后方快速接近的車輛會有一個更強的動態感知能力。同時在光學架構上,阿維塔11使用大光圈高動態范圍的架構,使車輛對于光線明暗變化有非常強的穩定性。
除了硬件,還有算法。
王飛表示,以前車輛做感知可能就是一個單點,要么是攝像頭,要么是激光雷達,要么是毫米波雷達,各做各的判斷;但木桶的容量往往取決于最短的一塊板,如果哪一個傳感器覆蓋不了,可能智能駕駛里面就屬于盲點狀態。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阿維塔把傳感器弄了一個融合,就是在計算大腦做決策的時候會基于融合感知的能力來做,不僅僅相信激光雷達,也相信攝像頭、毫米波,從而做到一個補位。
ADS 2.0是對1.0的繼承與發揚
阿維塔會在今年內迭代ADS 2.0,目前阿維塔11搭載的這套體系稱之為ADS 1.0。而2.0是對1.0的繼承和發揚,所以1.0的優良特性在2.0當中會進一步提升。
圍繞著整個ADS 2.0,王飛總結了4點:
第一,全場景。阿維塔期望這個車可以更多地去改變駕乘體驗,所以把高速、城區以及泊車整個行駛過程中的全場景打通。
第二,追求持續領先的駕乘體驗。雖然不完美,但是一定追求最佳。
第三,讓駕駛過程當中更輕松。可以讓乘客和駕駛者在告別駕駛的疲憊。
第四,要做到更加安全。這里面也有一些指標,比如阿維塔已經覆蓋了國內30萬公里的高速里程,期望未來能夠做到行業最低的接管率;另外就是城區NCA,包括深圳、上海、廣州、杭州;通過技術的迭代,在23年底率先實現支持45個城市的NCA能力。
在ADS 2.0當中,阿維塔還率先提出基于激光融合的GOD網絡,它能更加擬人化地感知到通用障礙物。如果用現在業界通行的白名單機制,就只會識別出它見過的東西;但其他障礙物它沒有見過,就很難識別出來。通過激光融合GOD網絡,不管見沒見過,都可以把三維信息傳遞過來,構建一個通用障礙物的世界。
另外在泊車這塊,ADS 2.0還在挑戰更難的場景,比如說立體機械車位,比如說極窄的、人停不進去的車位。這個也是借助于前面講的黑科技,可以做到可見即可泊。
下半年推出第二款產品,明年還有兩款
今年下半年還會推出內部代號E12的第二款產品,明年還會有另外兩款全新的產品,繼續會與華為、寧德時代深度綁定。
面對市場上各家的價格戰行為,李鵬程表示,阿維塔還是堅持做長期主義,在智能方面給用戶提供支持,還有繼續認真塑造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