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電報 | 特斯拉財報/奔馳全新SUV/小米要進世界前五
新車 發布于:2022-10-22 20:54:32
北京時間10月20日,特斯拉發布2022年Q3財報,整個季度特斯拉總營收214.54億,同比增長56%。與此同時本季度一共交付了34萬多輛汽車。
具體財務方面,特斯拉總利潤53.82億美元,GAAP毛利率達25.1%,同比下降1.52%。汽車營收186.92億美元,同比增長55%,汽車毛利率為27.9%,同比下降2.58%。
其中營業利潤36.88億美元,營業利潤率達到17.2%,同比增長2.62%。歸母凈利潤達到32.92億美元,同比增長103%,環比增長46%;凈利潤率達到15.34%,同比增長30%。
本季度特斯拉盈利能力受原材料上漲的影響,還有來自于德國柏林工廠、德州工廠以及4680電池生產效率低下的影響。特斯拉表示,公司將持續降低制造和運營成本,隨著時間推移,希望伴隨硬件相關利潤的增長,軟件相關利潤將實現加速增長。
此外,特斯拉目前每季度最后幾周的大批量交付,導致了其運輸成本及物流不穩定性增加,因此特斯拉計劃開始向更平穩的交付節奏過渡,基于此在季度末會有大量車輛仍在運輸過程中。特斯拉表示,預期季度內更平順的出廠物流,將能夠降低每輛車的運輸成本。
而儲能業務方面,斯拉能源存儲裝機量三季度同比增長62%,達到2.1GWh,是迄今為止特斯拉所達到的最高水平。另外目前規劃產能為40GWh的加州工廠正在實現產能爬坡,以滿足日益增長的市場需求。
對于4680電池在量產方面的進度,特斯拉在財報電話會作出回應,目前4680電池在德州奧斯汀工廠進行部署,希望每周生產1000套以上4680電池,目前正努力提高北美產能。
近日,特斯拉馬斯克表示,其工程團隊已將重心放在下一代電動車平臺當中,其所需成本將是Model 3/Y平臺的一半,目前Model 3入門版造價3.5萬美元,一半的話換算回來就是1.75萬美元(折合人民幣12.6萬元)。
(這是Model 3)
換句話說,售價不到20萬的特斯拉幾乎是“板上釘釘”的事了。此前曾有消息透露,這款廉價版車型是縮小后的Model 3,整體造型設計和model 3沒太大出入,定位緊湊型轎車。
多年來,馬斯克一直在談論生產便宜的電動車,但奈何通脹以及原材料價格暴漲,這個愿景也從未達成,按照規劃,這款更便宜的特斯拉會在2023年問世。
“這是我們新車研發團隊的主要關注點。我們完成了Cybertruck電動皮卡和Semi半掛卡車的工程,所以我們正在研究下一代車輛,其成本可能是Model 3和Y的一半。明確地說,這款車也將更小。”——馬斯克
據了解,特斯拉下一代汽車平臺生產電動汽車的成本、勞動力和廠房面積將是生產Model 3所需成本的一半。要是不到20萬的 “小Model 3”真能在明年推出,預計特斯拉的市場份額將會大幅提升。
北京時間10月17日,2022巴黎車展前夕,奔馳正式亮相了全新純電SUV——奔馳EQE SUV,目前有350+、350 4MATIC和500 4MATIC三個版本,未來還會有AMG 53。值得一提的是新車很快就會在北京奔馳國產。
奔馳EQE SUV是一款豪華純電動中大型SUV,其定位在奔馳EQ家族旗艦SUV車型EQS SUV之下。
其實第一眼看這個外觀,我就覺得它很像EQC,當然在很多設計細節部分和EQC不相同,我可以歸納為EQE SUV更傾向于運用曲線,你看車頭大燈、尾燈、下杠造型、D柱小三角窗的位置,是不是多了更多曲線元素,對比之下,EQC就顯得有點呆板了,不過我反而覺得EQC更加好看,可能奔馳在我腦海里還是應該木訥一點,這樣才顯得穩重,現在EQE這樣子我反而覺得有點輕浮了…
暗夜星陣前格柵,也算是最新EQ家族的必備配置了,配合兩側LED燈組,一體感相當強。新車的高配/頂配版預計會裝備260萬像素的智能數字大燈,它可以根據道路的實際情況調整光束分布,在車輛解鎖或者鎖止的時候,還會有專屬的流星雨燈光效果。
尺寸方面,新車長/寬/高 分別為4880/2032/1679mm,軸距3030mm,可以看出它的車身和軸距與EQE(轎車)相比有小幅度縮減。至于整個側面的造型可以發現它和EQE的弓形車身設計靠攏,這種造型的好處是可以帶來更低風阻。目前展車采用了多輻雙拼色輪轂,據了解未來還有其他樣式輪轂可選。
內飾方面,奔馳EQE SUV的內飾采用了家族式設計,延續了EQS的內飾設計理念,新車配備了三輻式多功能方向盤和超大尺寸的三聯屏,內置了最新MBUX Hyperscreen車機系統。
當然這塊12.8英寸超大屏幕其實很容易留下指紋和劃痕,在陽光底下也有很粗的黑邊,個人認為是整個內飾設計最拉跨的地方。
方向盤和奔馳EQS同款,多功能按鍵采用了觸控式,并且支持滑動操作。造型其實也和EQS差異不大。新車在中控上方加入貫穿式出風口,內飾中環繞了多色氛圍燈,配備了棕色的座椅,在內飾中大面積應用了混合皮質進行包覆,進而提升內飾的檔次。
新車目前有350+、350 4MATIC和500 4MATIC三種動力版本,其中350+為單電機后驅,最大功率/扭矩:215kW/565Nm,350 4MATIC為雙電機,系統綜合功率同樣為215kW。而500 4MATIC系統綜合功率/扭矩300kW/858Nm。
而AMG EQE 53 4MATIC系統最大功率/扭矩:460Kw/950Nm,選裝AMG DYNAMIC PLUS套件后可以達到505Kw/1000Nm,百公里加速時間達到3.5s。平臺架構方面,新車依舊基于奔馳電動模塊化平臺(Electric Vehicle Architecture)簡稱EVA平臺打造,該平臺主打中大型、大型純電動車,能適配自適應懸架、后輪轉向系統等模塊,目前EQE SUV能支持最高10度的后輪主動轉向,而空氣懸架還讓新車在“越野”模式下將車身抬高30mm。
續航方面,新車搭載了NCM811動力電池,WLTP工況下續航分別為590km、558km以及547km。
2022年10月21日,騰勢D9首臺量產車正式下線,本次量產車型下線后將于10月23日開始發運,陸續交付全國車主。
作為騰勢首款高端豪華MPV,騰勢D9融合了比亞迪的新能源技術和奔馳的豪華基因,騰勢D9擁有插電混動及純電兩種動力形式,混動版售價區間32.98~43.98萬元,純電版售價區間38.98~45.98萬元。
近日,小米創始人雷軍在社交平臺連發多條消息,分享其對于電動車行業的看法,以此回應小米粉絲的期待。
雷軍表示,在小米進入電動車市場前,已經經過了充分的調研、形成了深刻的認識。他認為,電動車大大降低了整車制造的難度,零部件高度模塊化,且電池成本都在逐年下降,未來還有繼續下降的趨勢。
在雷軍看來,電動車的重心將從機械制造變成消費電子,成熟后的電動車市場,世界前五大品牌將占據整個市場80%以上的份額。而小米的目標是躋身世界前五,做到每年超過1000萬臺車的出貨量。競爭將是殘酷的。
2021年3月30日,小米宣布正式進軍智能電動汽車行業,首汽投資100億人民幣,十年投資100億美金,將由小米科技創始人兼CEO雷軍親自帶隊。
到2024年,小米汽車的首款量產車型將在北京經濟技術開發區正式下線。雷軍表示:“待時機合適,將定期為大家介紹小米汽車的進展,希望大家給予一些耐心、空間和支持。”
(圖/文/攝:皆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