搶先試駕榮威Marvel X:這一波進攻,新勢力躲不了
評測 發布于:2018-08-28 09:20:39
一直以為,只有造車新勢力才敢在外觀上有大幅度創新。畢竟TA們從零開始,沒有太多設計語言需要延續。
一直以為,只有造車新勢力才舍得給最好的配置,就像小米一樣,一誕生便憑借性價比顛覆整個手機行業。
在初見Marvel X之前,我以為傳統燃油車企很難在新能源領域造出什么革命性的產品,因為品牌調性、車型定位等種種原因,TA們總像牙膏廠Intel那樣,每次更新都只是小打小鬧。
但從Marvel X對外發布,到靜態體驗,到今天的試駕,我才知道,傳統車企正在用實際行動扭轉我對TA們的印象。
對于一眾造車新勢力而言,Marvel X可能是一劑毒藥。
「 Marvel X Premium兩驅頂配版基本配置 」
本次上海試駕的Marvel X全都為克萊因藍Premium兩驅頂配版。在之前公布的消息看,TA的補貼后售價不會超過30萬元。
車身尺寸:4678*1919*1618mm,軸距2800mm
動力:后軸雙電機(137kW、410Nm)
工信部續航里程:403km
充電速度:快充40分鐘充進80%電量,慢充8.5小時充滿
車型亮點:克萊因藍配色、四驅版4.8s破百、斑馬智行3.0系統、AI 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AR Driving實景駕駛輔助系統
「 Marvel X試駕:雙電機版動力依然澎湃 」
本次試駕我們從上海嘉定出發,前往浙江湖州,全程190km,其中涵蓋20km的市區擁堵路況。
由于此次試駕的均為兩驅版本,所以沒機會感受到4.8s破百的那種快感。當然,對于一臺體重高達1759kg的純電車而言,“從容”估計就是最適合TA的形容詞了。
Premium兩驅版的雙電機均放置在車輛后軸,最大輸出功率分別為85kW和52kW,最大扭矩為255Nm和155Nm。TA們通過電控耦合機構連接。
一般工況下大電機負責輸出動力(此時小電機斷開),如果你需要急加速或激烈駕駛,那大小兩臺電動機將會一起發力。
我們把駕駛模式調到“S MODE”,并深踩油門,綜合410Nm的強大扭矩會把你從原地“彈出去”,因為電機最大扭矩全覆蓋的輸出特性加上單速變速箱,Marvel X的整個加速過程可以用一氣呵成來形容。
Marvel X三種駕駛模式
當然,電動車主往往被貼上“環保人士”、“高薪IT男”這樣的標簽,再加上Marvel X擁有如此優雅的卡萊因藍,E MODE才是正確的打開方式。
即便是E MODE模式(可有理解為ECO),你也不會覺得Marvel X的油門踏板有絲毫的遲緩,推背感依然說來就來,動力表現已經能完全滿足日常駕駛。
再說說底盤,Marvel X后懸采用了獨特的梯形多連桿懸掛結構,再加上連桿部分均采用了鋁合金材料,更低的簧下質量理論上會換來更優秀的操控性能,但現實是沒有~
首先是車重,這接近1.8噸的車身注定和操控無緣,其次是減震器的阻尼設置太小,不能很好地壓住車身的躍動,高速過彎沒多大信心。
固特異御乘系列輪胎,主打靜音舒適,想激烈駕駛也差點意思。
最后說說動能回收系統,Marvel X采用了iBooster智能電控制動系統,支持三檔可調。其中一檔、二檔拖拽感不大,但三檔會有明顯的拖拽感,日常使用二檔足矣。
在國內,電動車即使有明顯的拖拽減速,也不能點亮剎車燈,筆者還是希望以后國家標準能改一下,畢竟如此明顯的減速已經和剎車一樣了。
Marvel X給我的駕乘感受還不錯,首先是沒有擾人清夢的高頻電流聲,在車內只能感受到輕微的風噪胎噪(60km/h),耳根相當清靜。而動力方面,如果你不拿Marvel X當一臺小鋼炮那樣開,那無論是起步還是后續加速超車,后軸雙電機都有充足的動力儲備。以我看來,Marvel X最大的槽點就是操控了,但考慮到這是一臺接近1.8噸重的SUV,還能怎樣?
「 簡單說說外觀:電動智能超跑SUV? 」
在電動車剛面向市場的時候,TA們往往有著相似的特征——“戴口罩”,很多油改電的車型都會通過封住進氣口、加裝藍色飾條來凸顯自己的身份。
但在上汽榮威看來,這樣的做法既無法強化品牌意識,也難以塑造更豪華的電動車。
因此,在2017年的上海車展上,榮威發布了一款名為翼Vision E的概念車,而Marvel X則還原了概念車90%的設計。
電動車如何做出高級感?首先在顏色方面,藍紫色在歐洲多是皇室御用的顏色,因此Marvel X提供了除紅寶石紅,珠光黑,銀葉金和珠光白這四種顏色之外。還提供了最為特別的克萊因藍。
克萊因藍采用了顏料顆粒排列技術(在車漆中加入金屬粒子),在光影的照射下實現藍色、紫色的交相輝映。
另外在車身比例這塊,Marvel X有著豪華長度的前懸,再加上導風前保、導風鯊魚腮、隱藏式門把的設計,讓Marvel X擁有傲人的0.29cd風阻。
普拉多:0.38cd
森林人:0.36cd
最后說說這張頗有“脾氣”的前臉,Marvel X沒有粗暴地封住進氣格柵,取而代之的是通過鍍鉻飾條、封閉式亮黑面板、光弧LED燈帶等手法迎合了當下用戶對汽車審美的需求,這樣做兼顧了造型以及風阻。
“不鳴則已,一鳴驚人”,用這句話來形容Marvel X再適合不過了。隨著造車新勢力不斷崛起,傳統車企也需要通過全新的設計、更高的科技配置去俘獲消費者的心,在革新的同時如何把家族式設計語言延續下去,從而強化好自身的品牌形象?估計上汽榮威已經找到了答案。
「 內飾、空間 」
Marvel X內飾依舊使用了概念車翼Vision E的設計元素,例如大面積運用了極具檔次的皮革(Nappa、Alcantara兩種皮質)以及鍍鉻飾條。當然,最吸睛的還是那塊19.4英寸的豪華巨屏。
讓筆者二次驚喜(第一次驚喜是靜態體驗)的是,這款屏幕與中央扶手箱的結合方式相當有意思。
榮威稱這叫“騰躍式設計”,致敬保時捷918Spyder。
在實際體驗中,這空間雖然足夠大(可以放下一個書包),但因為形狀比較怪異,加上碩大一個屏幕擋著,使用起來不太方便 。
大尺寸的中控屏運行斑馬智行3.0系統,通過與阿里的合作,這個系統除了提供能量回收設置、空調設置(溫度、出風口掃風功能)、駕駛模式之外,還打通了汽車互聯網的“任督二脈”,提供包括高精度在線地圖、關聯淘寶/支付寶賬戶、基于阿里云ET的智能語音交互等等(更多功能通過OTA升級)。
當然,這個19.4英寸的巨屏還可以與12.3英寸的液晶儀表盤進行互動,巨屏顯示的內容(例如導航)能投影到儀表盤。
兩幅設計的多功能方向盤融合了打孔真皮、真皮、搪塑、鍍鉻、鋼琴烤漆五種不同的材質,為奢華皮質座艙畫龍點睛。
最后簡單說說空間,測試者身高165cm,在把坐姿調整到舒適狀態時頭部、腿部空間都相當充裕。當然,因為測試者身材比較迷你,因此后排也肯定沒問題。(空間測試因人而異)
「 不得不說的科技配置 」
在幾天的試駕下來,除了深度體驗了車的動力、車身動態之外,我不得不說一下Marvel X的科技配置,當然這也是廠商越來越關注的部分。
Marvel X支持AI Pilot(智能駕駛輔助系統),這臺系統由博世提供,提供包括全速段ACC、車道保持、前車跟隨、變道輔助、后方預警、AEB等功能。
ACC雷達
通過3個毫米波雷達,6個高清攝像頭和12個超聲波雷達,Marvel X能準確探測車輛四周的狀況,從而通過儀表顯示、聲音給駕駛者一定的反饋。
ACC全速段自適應巡航覆蓋0~150km/h的速度,在路途中(尤其是擁堵路況)能及時跟上前車動作,做到自動加速、減速、剎停效果,減輕不少疲勞感。
駕駛輔助功能菜單
另外還有自動剎車輔助系統、陡坡緩降以及后方預警功能,如此多的電子輔助雖然少了不少駕駛樂趣,但畢竟不是每個人都是老司機。
AR Driving(實景駕駛輔助系統)
至于AR Driving(實景駕駛輔助系統)就更加有意思了。TA能通過位于后視鏡前方的攝像頭(行車記錄儀位置)實時拍攝車前方的畫面,并傳輸到儀表盤上,然后系統會識別車道線以及限速標志等等。
膽子肥的可以看著液晶屏開車,像打游戲那樣…
車輛360度全景
「 Marvel X試駕總結 」
在造車新勢力與傳統車企的較量中,前者往往以革命性的外觀設計、高規格的科技配置叫板后者,但Marvel X的推出似乎殘酷地說明了一個事:
新勢力常常掛在嘴邊的設計、配置傳統車企要做起來可能沒任何難度,但傳統車企所具備的品牌價值、技術儲備、供應鏈/質量管理體系這些“壁壘”,新勢力往往很難逾越。
當然,這里不是看衰任何一個新勢力品牌,筆者只是想感嘆一句,要追趕傳統車企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更希望新勢力能踏實造車,別放嘴炮,畢竟造車不是造智能手機。
回到Marvel X本身,一輛定位純電的中型SUV、403km續航,內飾、配置不輸合資品牌,產品力根本無需質疑。
而價格方面現在就不猜測了,5天后自然會揭曉。